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 恨不得寶貝們生下來就會笑, 過幾天就會叫爸爸媽媽, 再過幾天就會唱歌背詩講故事。

而我在一些媒體上看到, 有非常多的爸爸媽媽們在孩子剛剛幾個月時, 就開始用各種各樣的卡片來讓孩子認讀。 還有一大批的小神童——不到1歲認識幾百字, 滿2歲認識幾千字, 自己能讀書看報。 這著實讓很多父母羡慕不已, 包括我。

但羡慕之餘, 我則是從心底裡堅決反對家長刻意地讓孩子過早地(3歲以內)和漢字打交道。

原因如下:

一、幼兒時期是孩子盡情玩耍, 充分與大自然接觸的時期。

Advertisiment

我們清醒地看到, 現在的孩子, 是物質上最幸福但精神上最累最痛苦的一代寶寶, 他們一面享受著來自長輩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疼愛, 一面也要承受來自長輩們所施予的沉重壓力和社會競爭所帶來的強大壓力。 很多孩子剛幾個月大開始就被大人帶著參加各種各樣的早教班、特長班。

致使現在的很多孩子, 說起書上的事情可以滔滔不絕, 但是卻不能真正瞭解關於大自然的基本常識。 他們作文裡場景都是千篇一律的:樹葉從來都是像蝴蝶一樣從樹上飄落、春天都是嫩嫩綠綠的小草和路旁盛開的迎春花、秋天都是農民伯伯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寫最《難忘的一件事》, 95%的學生都是說半夜裡發高熱爸爸媽媽抱著自己從家裡跑到醫院。

Advertisiment
面對這樣的作文, 我們只有無奈和歎息。

所以, 如果有時間, 哪怕是很少的時間, 父母也應放下手中的活, 陪著孩子出去走走、到公園看看、到廣闊的農村玩玩, 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領略大自然的真實面容, 用自己的耳朵聽聽大自然動聽的聲音。

二、給孩子足夠的馳騁想像的空間, 不讓方塊的文字拘囿了孩子的大腦。

眾所周知, 我們這些認識字的人現在看孩子的繪本書, 根本不會關注書上畫的是什麼, 第一眼就會看那兩行字介紹了什麼內容, 然後為了配合孩子, 再把眼睛移到圖畫上粗略地看兩眼。 而兒童時期是孩子培養發展想像力的關鍵時期, 現在的孩子最缺乏的也就是廣闊的想像力。

Advertisiment
所以, 在孩子還小的時期, 儘量讓孩子多根據豐富多彩的圖畫展開自己同樣豐富的想像, 不拘一格天馬行空縱情馳騁吧。 聽聽孩子天真爛漫的聲音“小老鼠飛到天上去嘍”, “給媽媽吃口電視吧(圖畫), 小心點, 別咯著牙啊”, “我要在地裡種很多很多爸爸媽媽, 就能收穫更多更多的爸爸媽媽了”。

三、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比早識字更實際、更有效。

作為家長, 在孩子行為習慣形成的初始階段, 正確地引導我們的寶貝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前段時間我和兒子在樓下玩, 兒子聚精會神地研究著小花壇裡來來往往的小螞蟻, 兒子突然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興奮地大叫“媽媽媽媽, 快看快看呀, 這個小螞蟻也會像赫赫一樣上坡,

Advertisiment
還背著飯飯的呢。 ”一會兒又自言自語“小螞蟻真厲害, 都不摔倒!”又過了會兒, 他關注的那只螞蟻鑽洞裡去了, 看他那專注的樣子我感動的無以復加, 真的不知道我有沒有曾像兒子一樣用那麼大的熱情關注過一隻小小的忙碌的螞蟻。

為了孩子, 我們殫精竭慮地努力付出;為了孩子, 我們竭盡全力讓自己的父母形象更高大更優秀;也同樣是為了孩子, 我們更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不把早認字當成我們教育的終極目的, 在孩子尚小的時候, 培養他們對事物濃厚的興趣比讀書認字更實際更有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