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堅強?這是很多父母關心的問題。 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 孩子“受不了丁點委屈、吃不得一點苦”。 母嬰專家指出, 為了讓孩子堅強, 我們要找出孩子軟弱的原因, 對症治療, 要使孩子堅強家長做到愛而不露!
病因之1 過分溺愛
現在很多家長特別是老人, 視獨生子女為掌上明珠, 樣樣事情都要依從他, 久而久之, 幼兒就形成強烈的“'以我為中心”的心態和任性的性格。 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寶寶, 受不得一點的委屈和挫折, 稍不順心就會哭鬧不停。
對症療方 不輕易滿足
對於這些任性的孩子,
Advertisiment
要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家長先改變育兒觀念, 並且全家一致。 具體行動上的改變是:
一是家長不要把注意力過於集中在孩子身上, 溺愛只會強化孩子的自我意識;
二是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應當始終保持理智, 不要為了贏得孩子的歡心而提供過於豐富的物質;
三是延遲滿足孩子的願望、通過努力實現的願望會使孩子感到更滿足。 日常生活中,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去實現某些需要;
Advertisiment
四是給孩子找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病因之2 過分誇獎
賞識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但如果過分賞識, 就會讓孩子變得自負, 上得去, 下不來。 一旦遇到強手、被擊敗的話, 很容易導致鬱悶、喪失自信而變得自卑。
對症療方 適度表揚和批評結合
在孩子做出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時, 家長要適時給予表揚, 同時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 激勵他下一次做得更好。 當孩子的熱情能因分享和肯定轉化為自尊、自信時, 對其一生都將有重要的意義。
當然, 也不能光讓孩子聽好話, 當他們做錯事時還要進行合理批評。 有些家長特別怕孩子哭, 在孩子做出過分或違反規則的事時, 也不批評孩子,
Advertisiment
雖然孩子當時心裡會難受, 但這種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是必要的。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 人無完人, 接受批評也很正常的。
要注意的是, 在批評時要對事不對人, 先嚴肅地告訴孩子, 爸爸媽媽對他們所犯的錯誤的感覺, 然後默默地望著孩子片刻, 最後說, “你是個好孩子, 只是所作所為不好”, 最後緊緊擁抱孩子。 這一連串的過程在一分鐘內完成。
病因之3 總想孩子贏
有些家長不願意看到孩子失敗, 和孩子下棋、玩撲克、遊戲、競賽時, 總是想盡辦法讓孩子贏。 其實, 這樣做只會使孩子變得只能贏不能輸, 對日後的成長沒有幫助。
對症療方 有意設些小難題
寶寶由於受到能力、技巧、經驗等方面的限制,
Advertisiment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可以有意設置些小難題, 引導孩子去解決。 比如, 在孩子學會爬的時候, 就可以刻意地設置一些障礙物, 讓孩子去跨越。 孩子失敗了, 家長不要為孩子找各種藉口, 而是引導孩子找失敗的原因和成功的方法, 借此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當然, 家長自身還要做好表率, 要讓孩子看到自己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沒有逃避和退縮,
Advertisiment
病因之4 包辦替代
正常情況下, 孩子從1-2歲起就會搶著要自己吃飯, 還有些孩子要自己穿衣褲、穿鞋襪、幫忙疊衣物、收玩具等等, 這些都是孩子對動手做事的敏感表現, 聰明的家長會很樂意配合。 但相當多家長忍不住包辦代替, 把一切打理得乾淨利索。
對症療方 分配適當家務
自信心的培養其實是抗挫折的重要手段, 而培育自信心的最佳方式就是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般來說, 1、2歲的孩子可以做些給媽媽遞毛巾、紙張、收拾玩具等事情;3、4歲的孩子可以做一些如整理報紙、給下班的爸爸媽媽拿拖鞋等簡單的勞動;4、5歲的孩子可做一些較為固定的、定期的家務, 如擦桌椅、吃飯時收放餐具等,使孩子逐步意識到自己在做有益的事情;5、6歲的孩子可讓他們獨立洗碗筷、洗手絹等。
除了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家長還要注意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比如,在陪孩子玩積木搭高時,看到孩子用半圓形做基底。很多家長會忍不住糾正:“半圓形不穩的,你應該把正方形積木放下麵。”家長在說這段話的同時,也就剝奪了孩子體驗挫折的機會,孩子自然不可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了。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如何讓孩子堅強,要使孩子堅強家長做到愛而不露,不過分溺愛,不輕易滿足孩子要求,不過分誇獎,須適度表揚和批評相結合,不包辦替代,須分配適當家務,讓孩子更堅強。
如擦桌椅、吃飯時收放餐具等,使孩子逐步意識到自己在做有益的事情;5、6歲的孩子可讓他們獨立洗碗筷、洗手絹等。除了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家長還要注意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比如,在陪孩子玩積木搭高時,看到孩子用半圓形做基底。很多家長會忍不住糾正:“半圓形不穩的,你應該把正方形積木放下麵。”家長在說這段話的同時,也就剝奪了孩子體驗挫折的機會,孩子自然不可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了。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如何讓孩子堅強,要使孩子堅強家長做到愛而不露,不過分溺愛,不輕易滿足孩子要求,不過分誇獎,須適度表揚和批評相結合,不包辦替代,須分配適當家務,讓孩子更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