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
別說站立,
若沒有別人的扶持照顧,
就連生命都難以維持。
也就是說,
人類,
與生俱來就被設計成為無法獨自生存,
必須相互依存、共同合作才能求發展。
亞特拉心理學的“喜歡自己”理論,
對孩子的教育來說非常重要——接受過周圍人喜愛、疼惜的孩子,
才能愛周圍的人,
也才能喜歡自己本身。
相反的, 一個經常被別人欺負和常被朋友說“我討厭你”的孩子, 經常不被別人接納的話, 他是不快樂和孤單的。 長此以往, 他也不可能會喜歡自己, 導致嚴重的不自信。 要改變這類孩子, 讓他們重拾喜歡自己的信心,
Advertisiment
一、培養孩子“喜歡自己”
這種培養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培養, 比如當孩子完成了媽媽要他替植物澆水或照顧寵物的工作時, 媽媽要誇獎他:“你用心的幫助, 真令媽媽高興!”這能讓孩子非常高興, 而“自我喜歡”也因此提升了。
二、單單培養孩子“喜歡自己”還不夠
只是“喜歡自己”是不夠的, 那類“只要我喜歡, 周圍人想法都可以不用顧忌”的人是談不上被別人喜歡的。 因此, 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這點非常重要, 受人喜歡的人不但喜歡自己, 也喜歡別人。
因此, 無論是那些只考慮自我喜好的“唯我獨尊”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三、喜歡別人, 也讓別人喜歡, 才能真正喜歡自己
一個幼稚園的孩子, 他從來不給老師和周圍同學增加麻煩, 而且還常常做些幫助別人的事情, 這種孩子肯定是受別人歡迎的, 他也會很開心。 而被“別人喜歡”的喜悅, 會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這個時候自然的會更喜歡自己。
這裡還有條捷徑——作為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母親, 正是孩子的最好榜樣, 如果這個母親肯完全接納自己, 也毫無保留地愛孩子的話, 她的孩子一定能成為一個喜歡自己的人。
四、改變那些“不受喜歡孩子”
常受欺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