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孩子接受分享?三個方法解決當媽的謎題!

用商量代替威脅

豆豆想玩牛牛最喜歡的玩具消防車, 牛牛卻把玩具車從豆豆的手中搶過來, 他的故事書和積木也不讓豆豆碰, 他把這些玩具緊緊地抱在懷裡。

你可能會這樣做

牛牛媽在他們中間調和:“牛牛, 你要和豆豆一起玩, 否則下次他就不再和你玩了。 ”

更有效的方法

這樣的威脅對孩子是不起作用的, 因為他們無法理解。 大人應該在其中起一個溝通仲介的作用。 試一試説明他們組織語言, 比如對豆豆說:“你問問牛牛‘我可以玩什麼玩具’。 ”把範圍擴大以後, 兩個孩子分享玩具的概率會提高很多。

Advertisiment
哪怕是牛牛讓出了他不喜歡的一本故事書, 但走出了這一步, 會使他接下來更有可能把玩具消防車拿出來共用。

如果牛牛完全不做讓步, 那麼你可以說:“牛牛, 你什麼都不願意拿出來與豆豆一起玩嗎?這樣可真不好。 豆豆, 我很想給你一個玩具, 但是這些玩具都是牛牛的。 ”這是暫時減緩衝突的做法, 可以讓緊張的氣氛緩和下來, 同時, 牛牛會覺得自己是被承認的, 而且有控制權。 接著, 作為大人, 你再與他商量:“牛牛, 能讓豆豆玩你的玩具車嗎?”繼續無效的話, 你可以把豆豆從所在的房間裡帶開, 給他一些不屬於牛牛的東西玩。 很可能, 牛牛會立即放棄了他的不友好姿態, 而和豆豆一起玩了。

用誘導代替獨斷

圓圓在院子裡騎著果果的小三輪車。

Advertisiment
果果想把車子要回去, 但是圓圓不搭理她。 媽媽也要求圓圓把車子還回去, 但絲毫沒有效果。

你可能會這樣做

圓圓媽媽攔住女兒, 把她從小三輪車上抱下來, 把車子還給了果果。 圓圓大哭起來。

更有效的方法

圓圓媽媽在這裡做了個專斷的裁判, 但孩子卻從中學習不到任何東西。 要知道孩子需要循循善誘的過程, 你可以說:“圓圓, 你問過果果願意讓你騎她的小三輪車嗎?你現在還要接著騎嗎(在這裡, 你把衝突向圓圓描述出來, 這會使她認真地對待這個問題)?現在的問題是, 有兩個小朋友, 但只有一輛小三輪車, 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你在降低衝突)?”這樣說過之後, 你至少有一半的機會聽到圓圓說:“那好吧,

Advertisiment
我把小三輪車還給她。 ”

如果這個策略沒有效果, 你可以繼續嘗試新的戰略, 提出解決的建議。 如果孩子還是無法決定, 在這個時候, 你可以說;“那好, 既然你們決定不了, 就讓我來決定。 ”

用詢問事實代替追問結果

朵朵從沙坑裡“挖”到一個玩具拖拉機, 謙謙把它搶了過去, 兩個孩子爭執起來。

你可能會這樣做

在一旁聊天的朵朵媽, 看到朵朵哭了, 開始問:“為什麼哭?”

更有效的方法

這時, 我們首先要問孩子:“剛才發生什麼事了?”而不要問:“為什麼?”因為這樣的詢問往往帶有很強的指責意味——“你看你, 到底做了些什麼?”你可以提詢問事實的問題——“發生什麼了?誰先找到的玩具拖拉機?”來緩和氣氛, 而且孩子也有能力對這樣的問題做出回答。

Advertisiment
然後, 你可以說:“謙謙, 你是否問過朵朵你可以玩這個玩具拖拉機?

沒有問過嗎?那你應該先問問她, 現在先把玩具拖拉機還給她。 ”如果謙謙不按你說的去做, 你可以逐字逐句把剛才的話再對他說一遍, 這可以讓謙謙學到, 在遇到這樣的矛盾時, 應該怎樣去做。 還可以採用交換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謙謙如果要玩玩具拖拉機, 就應該把自己的某個玩具讓給朵朵玩。 儘管“交換”是應急辦法, 但是也讓孩子學會了有補償的分享, 這是社會交換的規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