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孩子的感知覺發展起來

客觀事物首先是通過感覺器官反映到人的大腦, 然後才感知的。 感知覺是感覺和知覺的合稱, 這是客觀事物多種屬性在大腦中的綜合反映, 例如:看見顏色, 聽到聲音, 聞到氣味, 感到肢體等就是感覺;看過、摸過、嘗過梨子, 在大腦中產生梨子的整體印象這便是知覺。 嬰幼兒時期是感知覺高度發展的時期, 假如我們的家長能早期地培養孩子的感知覺, 將能促進孩子智慧的進一步發展。

一、視覺

孩子一生下來就有視覺, 2個月時才能注視物體;3個月時可追尋活動的人和玩具;4~5個月開始認識母親;從5~6個月起可以注視遠距離的物體,

Advertisiment
如天上的月亮, 街上的汽車等。 因此, 6個月以下的嬰兒視覺的訓練, 可在其床頭上懸掛紅綠紙條和各種形狀、色彩鮮豔的玩具, 使嬰兒躺著能看、能玩, 促進視覺的發展。 隨著孩子的長大, 要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到動物園去, 多接觸大自然, 看看這五彩繽紛的大幹世界。

二、聽覺

孩子初生時聽覺並不靈敏, 到出生後2周, 可集中聽力, 把頭或眼睛轉向發出聲音的方向;3個月時即有定向反應, 能轉向音樂傳來的方向。 因此, 3個月以下的嬰兒, 母親應多與孩子交談, 給孩子玩各種發出音響的玩具。 3個月以上的嬰兒每天則可聽幾分鐘柔和的音樂, 逐漸延長時間, 可豐富孩子的情感, 引起愉快的情緒反應。

三、味覺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出生後味覺就相當靈敏, 對各種不同味道的食物有不同的反應, 所以, 孩子的飲食也要注意味道上的變換, 提高味覺的靈敏度。 只要孩子能耐受就可試著讓他吃。

四、嗅覺

3~8個月後才變得靈敏, 能逐步辨別各種氣味, 因此, 6—7個月的孩子在進食或接觸具有獨特氣味的東西時, 不妨先讓孩子聞一聞, 看一看或摸一摸D

其他如觸覺、溫度覺也屬於訓練的範疇。 總之, 孩子走路以後會不停地活動, 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性, 可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盡情地玩, 促使其視、聽、嗅等感知覺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