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孩子自覺按時起床

 早晨叫孩子按時起床通常是讓媽媽頭疼的一件事。 夏天還好, 尤其是冬天, 被窩裡暖融融的, 外邊天還黑黑的, 孩子更不願意離開舒服的被窩。

為了讓孩子儘快起床, 我做了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 比如給孩子蓋的被子, 不是一床而是兩個, 裡邊蓋的是一床非常薄的被子, 外面搭一個小毯子。 早晨我起來的時候, 就把孩子的小毯子撤掉, 這樣被窩不是非常暖和, 孩子就容易醒。

再一個就是先把燈打開。 先開暗一些的燈, 再開臥室裡的大燈, 燈光就像太陽一樣照著孩子, 孩子也容易醒來。

第三個就是等燈光照了孩子一會兒後,

Advertisiment
就輕輕撫摸孩子的脊背和四肢, 小聲地叫孩子, 同時講一講有趣的事, 幫助孩子儘快清醒。 一般來講, 5歲的樂樂從開燈到下床, 通常需要20分鐘。 而只有他頭腦清醒了, 才能做自己照顧自己的事情。

但這些準備工作有時也有不靈的時候, 比如孩子做了噩夢, 或者前一天的運動量大, 即使孩子醒了也覺得疲乏, 不願意起來。 但是有一天, 樂樂忽然說:“呐呢, 小海豚起床了。 ”就坐了起來, 自己穿衣服、襪子, 下床小便。 然後嘴裡喊著“立正, 向前看齊, 齊步走, 一二一”(讓我和他一起做齊步走的動作), 走去刷牙洗臉。 一切是那麼順利, 順利得讓我吃驚。 孩子還說:“我戰勝自己了。 ”

早晨叫孩子起床也是有學問的。 首先, 孩子的生理特性和成人不同,

Advertisiment
不容易很快清醒, 所以應該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其次, 通過角色扮演, 更能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做自己願意做和能夠做的事情。 如果孩子不願意做, 加上早晨時間緊, 總是媽媽包辦代替, 孩子就永遠沒有學習自己照顧自己的機會。

如果只是簡單地對孩子說:“快起床了, 到點了。 ”是沒有好的效果的。 我們家裡也遇到過這種情形, 我發現, 每次說, 孩子每次都不動, 可以說失敗率100%。

叫孩子按時起床, 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 而且為以後孩子上學早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孩子這個生活習慣的培養, 不是一個月、一個學期就可以掌握的, 或許需要一年甚至兩年的時間, 所以從上幼稚園時起就要開始引導孩子,

Advertisiment
幫助孩子建立起早起的生物鐘。 等孩子上小學的時候, 早晨起床的良好習慣已經“內化”為孩子下意識的行動, 孩子就有更多的精力去面對新的環境所帶來的其他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