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媽媽發現孩子一歲半后變得非常的“自私”, 自己的東西捂得特別嚴, 有時候連媽媽都不給, 所以, 媽媽非常擔心寶寶長大后會不會也這樣啊, 這可怎么辦呢, 其實, 所謂的“自私”其實是寶寶的自我中心意識在“搗鬼”, 這是孩子心理發展必然經過的一個階段, 媽媽大可不必這么擔心。
兒童自私的根源---以自我為中心兒童的自我意識大約從一歲半開始發展, 孩子會逐漸了解自己和其他人和事物是分開的, 可以明顯地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 快樂時會大笑, 不高興時則哭鬧。
這一階段的孩子大多已學會走路,
Advertisiment
隨著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與肢體動作的日趨成熟, 孩子開始有自己的主張, 喜歡以自己的方式行事。 如果他不要你插手幫他堆積木而你幫了他, 他會以哭鬧表示不快, 甚至不讓你碰他的積木。 不過, 當他要喝牛奶時, 又會纏著你, 要你立刻滿足他的需要, 如果不順著他, 他可能會大發脾氣。 這種“自我中心”的行為表現, 在孩子一歲半到兩歲之間最為明顯。
當孩子自我意識逐漸萌芽, 出現“自我中心”行為時,
Advertisiment
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 我們父母應該怎么做:
1、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寶寶的行為
“我的”通常是這階段孩子常常會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是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 孩子把東西都看成自己的并不表明他自私, 而是一個學習新知識的信號, 只有孩子先懂得了“所有權”這個概念,
Advertisiment
2、通過故事和游戲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單純的說教對于孩子來說似乎效果不好, 但是通過講一些關于分享的故事, 比如說:孔融讓梨, 也可以給跟孩子做一些交換的小游戲, 讓孩子明白只有把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們玩, 小朋友才會給自己玩他們的玩具。 父母一定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機會, 進行隨機的教育。
3、給孩子創設分享的機會
經常帶孩子到一些小朋友多的地方玩, 讓孩子參與他們的游戲, 在孩子游戲的過程中, 他會慢慢地學習和模仿別的小朋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