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寶寶戒掉抱睡、奶睡,培養獨立睡眠習慣,趕緊收藏!

不論多大的孩子對周圍的世界是有一個適應和熟悉的過程的。 如果環境差別很大, 寶寶就不好接受了。 怎樣讓孩子覺得媽媽沒有放下她, 環境不會差太多?讓孩子明白原來這樣也會很舒服, 慢慢的接受, 同時不要離開太遠, 讓她確定媽媽還在。

如果希望更早地離開自己的胸口睡, 可以在孩子的淺睡眠時慢慢的和孩子一起躺下, 而不要等孩子完全放鬆的深睡眠的時候, 因為那時候放下去孩子離開這個睡眠週期結束沒有剩下多少時間了。

放的時候注意細節, 比如之前胸口應該貼緊的, 放下去之後要繼續貼緊,

Advertisiment
讓它不覺得你走開了, 慢慢接受之後再放下去一點。 等到完全可以放開的是時候, 可以用手在肩膀和胸口給點壓力, 讓他覺得你還在, 放下之後, 媽媽可以在他旁邊休息一會, 不要馬上走開 。 因為走開熱輻射會消失, 他有可能馬上警覺地醒過來。

注意這些細節, 慢慢地過渡, 讓他放心:我們不會隨便走的, 這是很安全的, 他就不會那麼警覺了。 相反, 如果開始讓他感覺差很多, 他可能就會抗拒。 我們要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 要有一個並行, 讓孩子喜歡起來, 有一個過渡階段, 慢慢降低安撫強度。

小結

1、孩子睡眠的順利度大概和兩個因素有關“身體累了想睡了”“心理愉悅能睡了” 身體累了相對容易, 但是第二個就會有很多因素的影響,

Advertisiment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明明很累了卻還是不容易入睡。

2、孩子的睡眠節律通常在月子以後慢慢形成, 因為那時候孩子的視網膜感光更成熟, 褪黑素在夜間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形成日夜的不同感受, 我們就需要幫助孩子在白天更多活動, 夜晚集中睡眠。 集中睡眠並不是說能獨立睡很長時間, 是說能夠通過他人安撫把睡眠週期銜接就可以。

3、我們關心的自我安撫能力, 是在對我們和周圍的世界越來越有信賴和掌握度的基礎上產生的這個能力的疊加包括對我們的信任, 以及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和對周圍世界的探索, 我越知道我越熟悉我越能掌握, 我越能體會這個世界帶給我的愉悅,

Advertisiment
也更容易放鬆, 更容易投入玩耍。

4、要讓孩子適應其他的安撫方式,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別讓本來熟悉的那個他喜歡的安撫一下子消失, 否則他會不安, 更加增加你的安撫難度, 時間一長你和他都會緊張, 就容易惡性循環。

從“安撫行為並行→一個慢慢減少一個慢慢增多” 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而一下子“待遇差別太大了”可能會讓孩子“鬧革命”

5、家長要記住一點, 是我們需要孩子的睡眠節律和我們接近, 所以我們得拿出足夠的誠意來讓他和我們合作, 而不是僅僅要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