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自覺“戒掉”奶瓶

媽媽煩惱沒有奶瓶, 寶寶不肯喝水凡凡快40個月了, 他每天還是……有不少的寶寶到了三四歲甚至四五歲的時候, 還在吸著奶瓶, 專家表示奶瓶要幫寶寶儘早戒掉。

媽媽煩惱

沒有奶瓶, 寶寶不肯喝水

凡凡快40個月了, 他每天還是用奶瓶喝奶、喝水, 甚至喝湯。 聽到“戒奶瓶”, 凡凡媽不禁有些擔憂——“沒了奶瓶, 寶寶怎麼找喝奶的感覺?”

在採訪中, 記者發現, 更多的家長倒不是怕寶寶找不到感覺, 而是心煩寶寶還會不會喝, 肯不肯喝。

13個月的珂珂, 父母因為經常看育兒書, 知道要早點給寶寶斷了奶瓶。 在她10個多月時,

Advertisiment
媽媽就嘗試著給她用吸水杯喝水。 可用慣了奶瓶的珂珂, 很不習慣水杯, 不僅水不肯喝, 連奶也不願喝一口。

還有的小寶寶對奶瓶的依賴堪比最親近的媽媽還要厲害。 19個月的欣欣, 每天晚上喝完奶, 還要把奶瓶含在嘴裡, 吮吸個不停。 “沒媽媽陪著可以, 奶瓶一定要陪著才可以入睡。 ”欣欣媽有些“吃醋”地說。

牙科醫生

長期用奶瓶小心牙齒畸形

“能正常用小勺餵食後, 越早讓寶寶‘戒掉’奶瓶越好。 ”專家表示, “正常情況下, 寶寶一周歲就可以棄用奶瓶了。 ”

專家說, 長期用奶瓶, 特別是姿勢不對, 很可能讓寶寶出現以下兩種情形, 一是下頜前伸,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地包天”;二是下頜後縮, 是上齒深覆蓋下齒, 俗稱“天包地”。 以上可以統稱為“奶嘴性牙齒”。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寶寶睡著後, 仍然含著奶嘴睡覺, 久而久之, 造成牙齒和嘴唇變形, 形成扒牙、地包天、切牙突出、上唇上翹、下唇懸掛、發音不准、說話漏風、馬臉等不正常現象。

專家說, 如果家長一下子難以讓孩子戒掉奶瓶, 就必須要注意餵奶的姿勢, 不能把奶瓶豎得太高, 這樣會讓寶寶不由自主地下頜前伸。

兩三歲大的寶寶, 如果出現以上的情形, 要及早治療, 不能等到寶寶出現真性骨性畸形。 “那就得等到孩子發育成熟做正頜手術。 ”

教你幾招

先用小吸嘴的杯子代替

對於如何讓寶寶自覺情願地“戒掉”奶瓶, 專家表示, 一定要循序漸進, 不能急躁, 缺乏耐心。 以下是一些方法, 適齡寶寶家長可以收藏。

一、在寶寶心情愉快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教他(她)如何使用杯子。 記著, 在寶寶口渴、饑餓和累時不適宜。

二、選用合適的杯子。 選擇不易破碎, 有緊扣的蓋子、小吸嘴、雙把手的寶寶專用水杯, 等寶寶適應後可以過渡到普通水杯。

三、要持之以恆。 由於寶寶受動作發育的限制, 常常邊喝邊漏, 沒有輕重, 杯子翻倒是家常便飯。 可不管怎樣, 訓練一旦開始就不要再動搖。 如果你大驚小怪, 出爾反爾, 寶寶一哭一鬧, 就把奶瓶送回他的嘴邊, 對培養寶寶的新習慣非常不利。

四、設法轉移注意力。 如果寶寶就是喜歡奶瓶, 把奶瓶當作不能離開的安慰物, 家長就要發揮創意, 設法提供其他安慰方法和物品, 反復誘導。 比如多抱抱寶寶, 陪陪他。

五、迫不得已的時候, 可以採取令他感到痛苦和不舒服的刺激方式,

Advertisiment
如在奶嘴上塗擦苦辣味道的辣椒、黃連等, 雖然有些偏激, 但有助於改變寶寶的不良習慣。

六、多採取正面鼓勵。 多從正面鼓勵寶寶, 告訴他“我們的寶貝已經長大了, 再也不需要小寶寶的奶瓶了”, “寶寶會自己端杯子喝水了, 真能幹!”這樣他會感到自豪, 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