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寶寶連飯帶菜都吃到?

寶寶飯量小, 如何一餐飯中, 讓寶寶連飯帶菜都吃到?其實炒米飯可以做得到, 省時省力。 但很長時間以來, 炒飯的地位都不太高。

在一部分人看來, 炒飯無非就是處理剩飯的一種方法。 那些已經放了一夜甚至兩天的剩米飯, 數量不多不少, 令人煩惱。 挽救它的方法之一, 就是用來做炒飯。 說來也神奇, 那些多少有點幹硬的飯粒, 放點油炒炒, 加點雞蛋點綴, 色澤油潤, 香氣撲鼻, 令人食欲大增。 於是, 遭人嫌棄的剩飯重新煥發了青春。

炒飯非議頗多

從營養角度來說, 很多人對炒飯仍然頗不認可。 說來這種非議也很有道理。

Advertisiment

首先, 炒飯的原料是剩飯, 重新加熱一次, 維生素會有損失, 特別是維生素B1, 所以營養價值畢竟不及新煮出來的米飯。

其次, 經過存放之後, 米飯中的澱粉會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回生, 質地變硬的同時, 消化速度也會變慢, 對那些消化不良的人不太適合。

第三, 炒飯在炒制的過程中, 必然要加入一些油脂, 會增加炒飯的能量值和脂肪含量, 如果把炒飯還當主食吃, 就不利於保持體重。 的確, 如果吃新米飯加上煮雞蛋, 本來攝入的脂肪是很少的。 現在變成炒飯, 是怎麼做的呢?先要加一次油來把蛋炒散, 再加一次油來炒米飯, 再把炒熟的雞蛋和米飯混在一起。 看起來好像炒飯一點不油膩, 仔細這麼一分析, 就發現其實炒飯真的油不少啊。

Advertisiment

第四個非議也不容忽視。 米飯基本上不會空口吃, 它沒有鹹味, 總是要配合各種菜肴的, 能夠保證食物多樣性。 然而, 做成炒飯之後, 既有油香, 又有鹹味, 一口氣吃進去完全不覺得辛苦。 可是, 吃這樣的蛋炒飯替代一餐, 哪怕再加點火腿丁, 卻並沒有提供足夠的蔬菜, 不符合食物多樣化的原則。

小方法炒出健康美味來

一類吃法是否健康, 並不能那麼簡單地得出結論。 其實只要我們應用一些烹調技巧和營養智慧, 炒飯仍然可以納入到健康飲食當中, 可以為食物多樣化做出貢獻。 要做到這一點, 只需用幾個小辦法:

增加食材的多樣性

炒飯時不僅加入雞蛋, 還可以加入很多食材。 比如香菇、蘑菇等菌類,

Advertisiment
筍丁、胡蘿蔔丁、芹菜丁、黃豆芽等耐炒蔬菜, 比如各種豆腐乾和煮雞胸肉粒、蝦仁粒等等。 這樣搭配之後, 能讓炒飯的顏色、口感和味道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營養平衡也隨之大大改善。

減少精白米飯的比例

烹煮米飯時, 不妨加入各種雜糧和豆類, 比如大麥、小米、燕麥米等, 在炒飯時也不妨加入甜豌豆、毛豆、甜玉米粒等新鮮種子食材來配合。 人們會意外地發現, 咀嚼性強、纖維含量高的雜糧, 做成炒飯後會更香濃、更美味, 而且彌補了維生素B1不足的問題。

減少炒飯的用油量

米飯是澱粉類食品, 用普通鍋來炒的時候, 很容易粘鍋。 如果用不粘鍋來炒, 就能避免用油過多, 也不會出現粘鍋問題。 另外, 炒飯時儘量只放一次油。 先放油炒香調料,

Advertisiment
放入蔬菜丁、豌豆丁、香菇丁等, 炒到半熟時, 加入米飯同炒, 最後把雞蛋打散倒入鍋中, 令其均勻地粘在米飯表面, 就可以達到少油又美味的“金裹銀”效果。

控制炒飯的用鹽量

因為要把炒飯當成主食, 如果加鹽太多, 就會造成一餐中鈉攝入過量的麻煩。 所以, 炒飯時宜配合多種香辛料, 除了最常用的蔥花, 還可以少量配合小茴香、肉桂粉、黑胡椒、咖喱粉等其他香辛料, 增加香氣, 彌補少放鹽造成的口味損失。

用少油蔬菜來配合炒飯

雖然豐富配料之後, 炒飯已經含有一部分蔬菜, 但還遠遠不夠, 而且其中幾乎沒有綠葉菜。 所以, 炒飯不能作為一餐的全部, 可再配合一些蔬菜類食品。 同時, 考慮到炒飯中已經加入了油脂,

Advertisiment
蔬菜的烹調就應當注意少油, 比如把綠葉菜白灼、油煮、炒拌、生拌等。

在添加了大量配料之後, 炒飯就變成了一種增加食物多樣性的簡易方法, 也是一個避免食物浪費的好方法。 比如說, 家裡燉了一隻雞, 雞湯喝了, 翅腿吃了, 留下白色的雞胸肉,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將之切成小粒, 加入炒飯裡, 配合蔥花和胡椒粉的香氣, 家人就會欣然接受。

對於不愛吃菜的寶寶, 可以用其他配料來搭配, 特別是甜豌豆、菇類、筍丁、胡蘿蔔丁等, 這樣既滿足了寶寶對主食的需要, 也讓寶寶吃進了蔬菜。

其實, 只要開動腦筋, 炒飯的內容可以無限豐富。 什錦蔬菜炒飯, 韭菜香乾炒小米飯, 三文魚炒飯, 梅菜雞肉炒飯等等, 都不錯哦。 記得吃過炒飯後, 再配合喝點粥或湯,更有利於消化。

再配合喝點粥或湯,更有利於消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