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與他人分享是時代的要求, 也是孩子日後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人格品質。 它是兒童社會化的一項重要指標, 也是人際交往中十分重要的策略和技巧。 “兒童教兒童”是陳鶴琴先生宣導的“活教育”的教學原則之一。 幼兒的分享行為更多的建立在與同伴的互動過程中, 幼兒只有在與同伴的互動過程中, 真正體驗分享帶來的猶豫、忍耐、克制和堅持, 體會到分享帶來的快樂和滿足, 看到分享給別人帶來的愉悅, 才會慢慢理解分享的含義, 學會發自內心的分享, 成為一個樂於分享, 習慣分享的人。
Advertisiment
1.開創“玩具沙龍”區, 在玩中分享
玩具是幼兒的最愛。 為了引導幼兒學會分享, 我在班上開設了“玩具沙龍”活動區, 請幼兒把自己在家喜歡的玩具帶到“玩具沙龍”中, 請他們介紹玩具的名稱、玩法和注意的規則, 並採用邊講邊玩的方式和大家一起遊戲。 通過“兒童教兒童”的方式, 幼兒掌握了不同玩具的有趣玩法。 在充分互動的過程中, 他們既是學者又是教者, 學者由於沒有成人的壓力, 學得更加輕鬆;教者由於要思考如何教會別人, 在語言組織、動作演示及思維發展方面均有不同的發展。 無論是學者還是教者, 都在輕鬆愉悅的遊戲中, 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獲得了快樂。
2.進行“無班界區域遊戲”, 在運動中分享
Advertisiment
在引導幼兒與班級中熟悉的同伴互動的基礎上, 我有意識地開展了促進幼兒與更多的兒童互動的遊戲活動。 如在戶外遊戲中, 我們開設了“無班界區域遊戲”活動, 根據走、跑、跳等基本動作要求, 開設了平衡、跳躍、投擲、鑽爬等各種活動區域, 請幼兒打破班級界限, 自由地在各個區域進行自選遊戲活動, 並自由結伴。
在不同的區域互相分享玩具、遊戲, 採用多種形式的“兒童互動”的方法, 促進幼兒社會能力的發展。 如大班的幼兒結伴小班的幼兒, 同齡班的兩個班結成友誼班, 先分區在不同的區域進行遊戲, 然後與其他班結對, 相互傳授各自班級的遊戲活動。 幼兒在自由的遊戲空間內進行著自由遊戲的“兒童互動”, 在身體動作發展的同時增強了與人交流、溝通的意識和能力。
Advertisiment
1.創設“圖書分享卡”, 在共同閱讀中分享
經常發現幼兒常常把自己的圖書帶到幼稚園和小朋友分享, 互相講解。 抓住這種“兒童互動”的自然時機, 我嘗試在圖書區開展“好故事大家講”的活動, 引導幼兒的互動從無意識向有目的地過渡。 我在圖書區投放了“圖書分享卡”, 包括圖書名稱、故事裡的人物、故事中有趣的事等內容, 引導幼兒把自己熟悉的故事用繪畫或粘貼的方式進行梳理, 然後請他們把自己的“圖書分享卡”與大家進行交流、宣傳。
每一個幼兒在閱讀圖書後都可以根據意願把自己的“圖書分享卡”放在圖書區, 前來閱讀的幼兒可以翻看其他幼兒的“圖書分享卡”相互學習,
Advertisiment
2.豐富“食物製作區”, 在共同製作中分享
結合孩子們喜歡模仿爸爸媽媽做飯的情境, 我提供了真實的“食物製作區”, 設有分享桌, 提供各種食材和電鍋、微波爐、烤箱等器材。 根據幼兒不同的活動興趣與能力, 開設了茶藝、糕點、冷餐拼盤、水果果汁吧等多種食物製作活動。 幼兒可以自由選擇在哪個區域製作食物, 在共事的過程中增加相互學習的機會。
Advertisiment
還在每日食品花樣製作的過程中誰有新方法, 就請他做炊事班長, 將食品製作方法教給其他小朋友。 平時孩子們主動要求向爸爸媽媽學習食物製作技巧, 然後在“食品製作區”的活動中教給同伴, 還把自己總結出來的製作食物的步驟、方法等用照片和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 展示在“食物分享區”, 透過環境的創設達到兒童互動的目的。
3.開展“小小建築師”活動, 在共同遊戲中分享
在建築區中, 我開展了“小小建築師”的活動, 分兩個層次:首先由我邀請能力強的幼兒擔任“小小建築師”, 引導他們在共同建築的過程中把自己的建構方法講出來, 並採用分步驟邊講邊搭的方法, 對其他幼兒進行指導, 其他幼兒仿效搭建;隨後, 幼兒可以主動申請擔任“小小建築師”,申請的幼兒要在當天的建築活動中,結合建構的主題給小朋友展示自己新的建築創意,並和小朋友討論,共同創造新的造型,在共同做事的過程中達到兒童互動的目的。
4.嘗試“兒童志願者”活動,在互教互學中分享
面對大班幼兒即將上小學的現狀,我開設了“兒童志願者”的活動區,鼓勵幼兒擔任小教師,把自己的特長、優勢,自己喜歡的遊戲教給其他幼兒,使幼兒在“兒童志願者”的活動中達到互教、互學的目的,實現主動的教和主動的學。喜歡說的幼兒教同伴講故事、說兒歌;喜歡跳的幼兒教同伴編節目、跳舞蹈;喜歡製作的幼兒教同伴折紙、刺繡、縫沙包。在與同伴頻繁的互動中,每一個幼兒既是教授者又是學習者。
三、在情感中分享心情幼兒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們有著與成人一樣豐富的情緒、情感,情緒的變化對心理發育還不夠完善的幼兒來說影響很大。因此,創設良好的心裡和精神氛圍,讓幼兒學會正確調解情緒、情感,同時在與他人分享情緒、心情的基礎上,學會關注自己和周圍人的情緒、情感,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情感,對於幼兒健康人格的形具有深遠的意義。為此,我開設了“溫馨角”“說說心裡話”“我悄悄對你說……”等情感交流和分享的環境,鼓勵幼兒在寬鬆的環境中,嘗試著有意識地把自己看到的或聽到的一些有意義的事講給同伴聽。
分享不但有利於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還可以使幼兒更加熱愛生活,喜歡探索,逐漸完善人格。作為教師,我們應儘量有目的地多給幼兒創造自由交往和分享的機會,鼓勵幼兒多參與集體活動,啟發他們互相交流、協商、協調,引導他們的分享行為,讓幼兒充分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和滿足,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愛,逐步學會考慮別人的需要,從而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養成與人合作、共用的良好品質。
幼兒可以主動申請擔任“小小建築師”,申請的幼兒要在當天的建築活動中,結合建構的主題給小朋友展示自己新的建築創意,並和小朋友討論,共同創造新的造型,在共同做事的過程中達到兒童互動的目的。4.嘗試“兒童志願者”活動,在互教互學中分享
面對大班幼兒即將上小學的現狀,我開設了“兒童志願者”的活動區,鼓勵幼兒擔任小教師,把自己的特長、優勢,自己喜歡的遊戲教給其他幼兒,使幼兒在“兒童志願者”的活動中達到互教、互學的目的,實現主動的教和主動的學。喜歡說的幼兒教同伴講故事、說兒歌;喜歡跳的幼兒教同伴編節目、跳舞蹈;喜歡製作的幼兒教同伴折紙、刺繡、縫沙包。在與同伴頻繁的互動中,每一個幼兒既是教授者又是學習者。
三、在情感中分享心情幼兒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們有著與成人一樣豐富的情緒、情感,情緒的變化對心理發育還不夠完善的幼兒來說影響很大。因此,創設良好的心裡和精神氛圍,讓幼兒學會正確調解情緒、情感,同時在與他人分享情緒、心情的基礎上,學會關注自己和周圍人的情緒、情感,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情感,對於幼兒健康人格的形具有深遠的意義。為此,我開設了“溫馨角”“說說心裡話”“我悄悄對你說……”等情感交流和分享的環境,鼓勵幼兒在寬鬆的環境中,嘗試著有意識地把自己看到的或聽到的一些有意義的事講給同伴聽。
分享不但有利於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還可以使幼兒更加熱愛生活,喜歡探索,逐漸完善人格。作為教師,我們應儘量有目的地多給幼兒創造自由交往和分享的機會,鼓勵幼兒多參與集體活動,啟發他們互相交流、協商、協調,引導他們的分享行為,讓幼兒充分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和滿足,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愛,逐步學會考慮別人的需要,從而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養成與人合作、共用的良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