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新生兒聽力更加靈敏

常言道, “十聾九啞”。 據統計, 新生兒聽力障礙在正常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 而重症監護病房搶救的新生兒, 其聽力障礙的發病率可高達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 如何預防聽損兒童因聾致啞?聽損兒童能否恢復聽力呢?
聽覺訓練10條
1、從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月開始, 媽媽就可以給寶寶玩一些能發出柔和聲響的玩具。 柔和、緩慢、優美的聲音會給寶貝帶來輕鬆愉悅的感受。 讓寶寶產生安全感。
2、與日常活動有關的各種聲音, 如走路聲、開門聲、流水聲、炒菜聲、說話聲、物體碰撞聲等等, 都沒有必要回避寶寶,
Advertisiment
這才是給寶寶營造一個真實的、有聲的世界。
3、照顧寶寶的時候多跟他說話, 儘管他還聽不懂, 但可以讓他感受言語節奏和語調。
4、寶寶哭的時候, 要給予言語的安慰:當他清醒時, 放些優美音樂促進他的聽覺發展。
5、寶寶到了3個月左右, 對聲音有了定向反應, 可以在他周圍的不同方向喊他, 或用玩具訓練他轉頭尋找聲源。
6、常帶寶寶到動物園、公園等自然環境中去, 聆聽鳥聲、動物的叫聲、流水聲等, 都可以促進聽覺的發育。
7、當寶寶開始咿呀學語時, 要給他一個學習的環境, 引導他發聲。
8、8個月的寶寶能模仿發音, 這時一定要用正確的發音來引導寶寶學習說話, 平時無論在給寶寶做什麼事, 最好邊做邊說。
9、教寶寶說話時,
Advertisiment
首先要教他熟悉的物體名稱, 讓他在看到物體的同時能聽到這種物體的名稱, 逐漸使他能將詞和物聯繫起來。
10、寶寶學會說話時, 要開始訓練他如何正確地表達語言。 多給寶寶聽音樂, 學習唱歌, 這對提高他聽覺的分辨能力很有好處。
在噪音環境中保護聽力
寶寶對噪音的敏感度比成人大, 高分貝的噪音會毀壞寶寶內耳裡的“感應接收器”, “感應接收器”一旦受損, 就不能把聲音傳送給大腦了, 漸漸地, 聽力在噪音干擾下越發減退。
1、避開生活中常見的噪音污染源, 如電視機音量盡可能調小一點, 不讓寶寶聽高音量的身歷聲音響或者用耳機聽MP3, 更不要帶寶寶到歌舞廳等高分貝噪音的場所。
2、如果生活周圍有長時間的噪音,
Advertisiment
可以考慮給寶寶戴上保護聽力的耳塞, 或者帶著寶寶遠離噪音源。
3、確保家裡所有的加熱設備和製冷電器在噪音方面都能夠達到合格的標準。
4、如果居住的房子處於車水馬龍的環境包圍又無條件搬離時, 最好在房間的佈置和安排上做一下小小的調整:更換密封性更好的窗戶或閘;選擇靜音的加熱和通風設備, 儘量讓寶寶呆在受外界噪音影響最小的房間裡。
對於不能治療的新生兒聽力障礙患者, 可教孩子做早期發音練習, 並及時佩戴助聽器, 儘早開始聽覺語言訓練, 時間越早效果越好。
(兼職編輯:許純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