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健康>孕婦健康常識>正文

如何走出產后抑郁

最近這幾年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正在逐年提高, 嚴重威脅著女性的健康。 生兒育女雖然是育齡婦女一種正常、自然的生理現象, 但對孕產婦來說, 她們在經歷懷孕、分娩、產后恢復及哺乳嬰兒等一系列生理過程中, 難免會產生各種心理、生理的改變。 北京讀你心意心理咨詢中心資深心理咨詢師趙海燕提醒, 只要積極疏導, 產婦都會擁有一片藍天。

產后抑郁癥的表現

典型的產后抑郁癥的癥狀類似于重型抑郁癥, 主要表現為焦慮和抑郁心境, 疲勞、睡眠障礙、食欲異常、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Advertisiment
感到內疚、羞愧、憤怒、沒有能力或無望感, 存在自殺想法或自殺行為, 有時出現強迫觀念或行為, 怕出門, 對自己、小孩及伴侶過分關心, 怕發生不幸事件等。

導致產后抑郁癥的原因

一般認為, 可能過去就曾因心理素質較差, 加上長時間對妊娠、分娩、育兒的不安, 積累成精神壓力。 另外, 妊娠、分娩引起內分泌急劇變化, 以及分娩帶來的不安和體力消耗, 使身心暫時無法承受。

產后抑郁癥在初產、高齡、患妊娠并發癥的女性中比較常見, 另外, 在分娩時有異常、缺少丈夫的支持或有精神壓力的孕婦中, 也比較常見。 產后抑郁癥多在產后2周發生, 產后4~6周癥狀明顯, 病因主要有生物學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 其中社會因素常被人們忽視。
Advertisiment


產后抑郁癥的預防與治療

預防和早期干預是最重要的, 不要等病情發展到嚴重的程度才開始治療。

★開展產前教育, 包括產后抑郁情緒的知識, 以及母親角色轉變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提高應對和處理應激的方法:放松訓練, 認知重建以及自信心訓練是常用的方法。

★產前治療, 與分娩和產后一樣, 產前婦女應接受情緒支持性的治療, 告知如何準備和適應新生兒的建議和產前心理指導, 可減少產后6~8周產婦的緊張、焦慮、抑郁情緒。

對產后抑郁患者要采取進行心理支持、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等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