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憂鬱的主要特點, 也是區別於真正憂鬱症的不同之處是, 產後憂鬱是一時的、暫短的。 如果兩周之後, 給孩子餵奶或給孩子換尿布, 還令我們恐懼, 如果我們還經常擔心自己不能帶孩子, 這就可能進入了真正的憂鬱症。 這時, 好友和丈夫的建議和支持就沒有多大的幫助了, 年輕媽媽更需要的是專家的説明。 當出現了這種情況時, 諮詢專家是很重要的。 首先, 它能避免女人生活在本來可以避免的痛苦中;其次, 也是更重要的是, 避免母親的抑鬱症對嬰兒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因此, 如果我們感到與嬰兒相處從開始時就不順,
Advertisiment
讓我們直言需要寵愛
毫無疑問, 當家人、朋友抱著小寶寶親他小鼻子、小手時, 我們感到高興。 但同時, 我們也會感到隱隱地感到自己在失去親人的關注。
我們的肚子“空了”(甚至還軟綿綿的)。 看著別人一雙雙手抱著、親吻著這個自己懷了9個月的嬰兒, 這雖然不是嫉妒, 但是我們也希望得到更多一點的重視, 讓我們好受一些。 正是這個時候, 剛生完孩子, 我們感到自己既不光彩照人, 也不很興奮。
我們不要對這種怨氣有負疚感, 這種怨氣是很正常的。 心理學家認為:當一個孕婦圍著自己轉, 圍著自己的肚子轉時, 想著想像中的嬰兒,
Advertisiment
直言不諱地告訴家人自己需要得到撫慰,
需要得到他們毫不吝嗇地給孩子的那些愛。
如果人們不再給我們愛☆禁☆撫,
我們甚至可以要求愛☆禁☆撫!這個時候,
產婦的身邊應該是些有“實際意義”的人(而不是在嬰兒周圍咋咋唬唬的人):堅定的有主意的人,
愛護新媽媽並能給她們具體幫助的人。
另外,
新媽媽需要能給自己提供心理支援的人,
需要人們再嬌慣她一些。
放棄小姑娘的身份
對此, 心理學家的說法是:形容產後憂鬱為藍色是很具有揭示性意義的,
Advertisiment
不再只是父母的孩子了, 自己也成為了孩子的母親, 這已經是很大的衝擊了。 而且, 當我們放棄小姑娘的身份的同時, 也必須放棄我們童年時的夢想。 在這些夢想中, 有我們抱著的第一個布娃娃, 我們夢想著將來我們當媽媽的生活。 專家說, 我們應該為這個想像中的嬰兒舉行“畢業典禮”。 如果我們久久不能從這種夢想中走出來, 永遠想抱著那個“布娃娃”, 那麼我們的沮喪就不足為怪了!
Advertisiment
但是, 無論這種放棄是如何痛苦, 沒有任何理由讓其伴隨著下一次分娩重現!第一次分娩就足以抹去想像中的嬰兒了。 但是, 奇怪的是, 有許多媽媽是在第二次分娩, 甚至在第三次分娩時才有了產後憂鬱!
就讓我們同嬰兒一起哭吧!哭出個交響樂來!
掩飾產後憂鬱是一種幻想。 眼淚有極好的發洩作用。 無論如何, 人們哭後都會比哭前感覺好得多。
幾天後, 當我們可以用語言同嬰兒溝通, 我們就不再需要這種超級敏感了, 一切都將恢復正常。
用同樣的眼淚與嬰兒交流
我們的極度敏感, 甚至熱淚滾滾使我們的親人感到不安。 孩子的爸爸很難知道, 從辦公室裡打來的一個電話, 會使我們十分高興, 還是會引起我們抽泣?
Advertisiment
相反, 有一個人對我們的極度敏感非常適應, 那就是我們的嬰兒。 前提條件是:我們只是產後敏感、情緒低落、憂鬱, 而不是真正憂鬱症的前兆!心理學家甚至提出:產婦的極度敏感是大自然賦予她的傾聽嬰兒需要的功能。 “產後憂鬱症是一種心理的情緒反應, 可以使母親和嬰兒“同病相憐”, 保持在相同的頻道上溝通, 使母親更細緻隨時準確地捕捉孩子的反應。
脆弱、總想哭, 這種的感覺將我們和孩子放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同一水準上。 20世紀初, 英國的精神分析家韋尼科特就提出了這種看法。 他認為, 母親在分娩後最初幾天會出現憂鬱的情緒, 他將這種情緒描述為母親的“倒退狀態”, 這種狀態使母親完全與新生兒認同, 以便知道嬰兒的期望。
以便知道嬰兒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