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跟寶寶講道理?

生活中, 常常見到有些寶爸寶媽為了寶寶的安全起見, 經常對寶寶說些諸如:電線不能碰, 碰了就打你;下雨了不要去趟水, 小心爸爸打你等話語。

寶爸寶媽這樣說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寶寶好, 可從寶寶的角度來看, 他是不可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這樣說的結果只有兩種:一是寶寶不會聽你的, 繼續做他喜歡的事情;另一種則是寶寶聽了你的勸告, 原因就是為了避免挨打。

相信這兩個結果都不是寶爸寶媽所希望的, 那麼正確的做法應當如何?簡單來說, 就是需要寶爸寶媽同寶寶講明道理。

有些寶爸寶媽可能會立刻反駁說:“寶寶這麼小,

Advertisiment
我跟他講道理他能聽得懂嗎?”當然能夠聽懂, 即便剛開始不懂, 可從這個過程中, 至少培養起寶寶遇事得以理服人的習慣。 這樣的結果終究比因為怕挨打而不敢去嘗試要好很多。

寶寶講道理的3個方法

當然, 跟寶寶講道理也是要講究方法的, 以下方法希望可以給諸位寶爸寶媽一些提示。

No.1 擬人童話法

假如你是一個極有教育智慧的家長, 你完全可以用擬人的童話語言將其中的道理講給寶寶聽。 比如, 就拿不要觸碰電源這件事情來說, 你可以這樣告訴寶寶:“裡面住著一隻電老虎, 它最喜歡咬觸碰它的寶寶。 被它咬著的話, 會很疼的, 所以不能隨便碰他。 ”然後堅持不讓寶寶碰, 在堅持之中,

Advertisiment
讓寶寶確認那是一個危險的物品, 從而自覺地不去碰它, 而不是出自害怕你的權威而不敢去碰它。 大家注意, 這兩者存在很大的不同, 如果寶寶是因為害怕你的權威才不敢去碰觸電源的話, 那麼當你不在場的時候, 寶寶有可能對這方面的禁止要求進行“反彈”式的嘗試。 這種嘗試有可能因為過於強烈而超越了安全範圍, 反而更加危險。

當然, 對於電這種對寶寶存在極大危險的東西, 不讓寶寶輕易碰觸到最好。 比如那些安裝於低處的電源插頭, 如果能夠用膠紙封起來會好些(當然, 有點寶寶很喜歡去捌膠帶)。

No.2 情景提問法

教育寶寶是一個極細緻又需不斷鞏固的過程, 所以, 當爸媽看到一種曾經教導過寶寶應該怎樣避免危險的情景時,

Advertisiment
可以積極主動地提問寶寶這件事情應該怎樣處理。 當寶寶回答正確時, 及時給予寶寶肯定的表揚, 以便加強、鞏固寶寶這方面的意識。

還是以上面提到的不要觸碰電源這件事情來舉例, 如果來到一種存在電源的環境中, 寶爸寶媽可以這樣問寶寶:“這是電源, 小朋友遇見它應該怎麼辦呢?”一般情況下, 如果是一個會說話的寶寶(且寶爸寶媽已經像第一種方法那樣引導過寶寶了), 他會主動跟你說:“不能碰, 裡面住著一隻電老虎。 ”家長可以立刻表揚他:“寶寶真棒, 都懂得保護自己啦!”伴隨著語言的鼓勵, 寶爸寶媽可以豎起大拇指(或鼓掌)給予寶寶一個看得見的鼓勵。

倘若寶寶還很小, 還不會說話,

Advertisiment
則一切語言應由寶爸寶媽來完成, 並且可以拉起寶寶的一隻小手教他做搖手的動作;如果寶寶已經聽懂大人的語言並懂得做搖手動作的話, 大人則應該大聲表揚他說:“寶寶真棒, 知道這個是危險的, 不能碰!”

此外, 有一些較大的寶寶, 遇見某種情況已經懂得了主動發問的話, 寶爸寶媽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對寶寶進行引導。

No.3 實話實說法

如果你既不曉得怎樣以童話的語言來引導寶寶, 對待寶寶的教育也欠缺前後連貫性的話, 那麼, 當寶寶在做一件你看來存在一定危險的事情時, 你完全可以對寶寶實話實說, 向寶寶直接闡明這件事情所存在的危險性。 比如下雨天不要趟水這件事, 寶爸寶媽完全可以直接告訴寶寶:“下雨地面很滑,

Advertisiment
隨便趟水既有可能摔疼自己, 也有可能因為淋濕衣服而感冒……”

總之, 在生活中, 如果寶爸寶媽認為寶寶在做一件你認為不妥當的事情時, 請將你所認為的不妥之處直接告訴寶寶, 不管寶寶的年齡多大, 畢竟語言本身就是一種交流。 聽懂了, 寶寶自然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聽不懂, 也能培養起寶寶以事實說話、尊重事實的良好習慣。

“鎮壓”寶寶的4個危害

以成人的權威去壓服、制止寶寶的行為是一種極其失敗的做法。 這種做法會導致以下新的問題出現:

1. 你的權威仍然沒有使寶寶明白其中的道理;

2. 寶寶會認為壓制他人是一種有效的生活方式;

3. 寶寶有可能在你不在場的時候進行“反彈式”的嘗試;

4. 寶爸寶媽這樣做, 容易培養起一個要麼唯唯諾諾、要麼極其叛逆的寶寶。

要求寶寶不去做一件在家長看來有所不妥的事情,請跟寶寶講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僅僅一味地強制甚者恐嚇寶寶。多一個講理環節做起來很簡單,而培養起來的寶寶會跟一味強制他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做的寶寶截然不同。

容易培養起一個要麼唯唯諾諾、要麼極其叛逆的寶寶。

要求寶寶不去做一件在家長看來有所不妥的事情,請跟寶寶講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僅僅一味地強制甚者恐嚇寶寶。多一個講理環節做起來很簡單,而培養起來的寶寶會跟一味強制他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做的寶寶截然不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