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常常感歎:“只怪年輕時死心眼, 非得找個白馬王子, 結果遍體鱗傷;這都人老珠黃了才領悟, 找個最愛自己的人相伴此生, 方為明智之舉!”更有知心大姐們熱心腸地將這樣一套“經典婚戀理論”的經驗傳授給涉世未深、情竇初開的女孩, 頗有擔心那些和當年的自己同樣嬌嫩美豔的花兒們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意味。 那麼, 在選擇愛人時, 到底是選自己愛的還是愛自己的人呢?
我常在生活裡和心理諮詢工作中聽到這樣一種說法:“最好還是找一個他愛我, 我不那麼愛他的人。 ”據說是可以避免兩人出現矛盾甚至分道揚鑣時當事人太傷心。
Advertisiment
偶然背後藏著必然, 每種愛情的選擇背後都富含其深層的心理動因。 選擇一個“我不那麼愛他”的物件, 當事人本身又懷揣怎樣的心事呢?
“恐懼與逃避”才是實質
愛情, 是除了母親與孩子的關係之外所有人際關係中最為親密的情感。 選擇一個不太愛或者完全不愛的人共度餘生, 實際上是在逃避親密關係。
在愛情裡不願付出, 只期待對方來全心全意呵護自己, 代表的是當事人內心在建立親密關係上存在恐懼。
Advertisiment
“被拋棄”的預設立場
做出這樣選擇的當事人往往保有一種預設的立場, 即自身的痛苦基於這段感情會走向終結的假想。 “一個我很愛的人更有可能會拋棄我。 ”“如果我被拋棄勢必肝腸寸斷, 痛不欲生。 ”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 當事人表現出來的分離焦慮和恐懼也會以不同的形式體現在感情中, 從而導致對方接受了這些負面信號而產生了“分手認同”。
實際上, 當事人往往只是重現了過去的經歷, 比如一個很愛並且很需要父母的孩子曾經有過被嚴重忽視甚至被遺棄的經驗, 那麼成年後的他基於早年形成的體驗, 便會認為越是親近的人越是不值得信任,
Advertisiment
“防止失控”的潛在心態
持這種看法的人還有一種潛在的心態, 就是一旦自己有所付出, 對方就必須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如若稍有違背就會覺得一切都失去控制, 產生強烈的挫折感。 為了避免這種挫折帶來的痛苦, 隔離自己的情感, 就能免於痛苦的可能。
然而問題在於, 倘若感情裡的一方並未真正投入, 那麼愛情從伊始就如同一株乾涸的植物, 毫無生命力可言, 自然也談不上開花結果了。
你憑什麼找一個“無條件最愛你”的人在我們分析完當事人的心理動因之後,
Advertisiment
Mia 26歲 外企白領 單身
“我愛不愛他不重要, 但他一定要愛我”
26歲的外企白領Mia算得上是標準的白富美, 容貌姣好, 家境優越。 大家一直認為Mia遲遲未定下長期交往物件的原因無非是她要求太高, 但是Mia說, 男方的外在條件她都不在乎, 只有一點:一定要凡事以她為先, 這才是愛她的證明。
說實話, Mia的這個要求還真是蠻高的, 也難怪曾經交往的幾任男友都不堪重負落荒而逃了。 看起來Mia並沒有強調外表和物質, 但“凡事以我為先”的自我中心主義卻令人敬而遠之。
愛情對於女人總是顯得無比重要,
Advertisiment
蘇靜 35歲 國企職員 離異
“我也可以付出, 但是他必須做得更多”
當然, 也有不少人申明立場, 表示自己願意付出。 幾年前經歷了一場失敗婚姻的蘇靜說, 自己不再是懷揣童話夢想的小女孩, 如果碰到合適的人, 為他下廚也是一件樂事, 但前提是一定要確保對方付出的比自己多。
透過這種將愛情量化的標準反映的總歸還是安全感的缺乏。在當事人心中,愛情變成了一場以籌碼計輸贏的博弈,怕吃虧,怕賭輸,所以下注越少越好。愛情中總是令人遺憾地存在著一種揮之不去的理想化:男人想找的是個像母親的女人,女人又想找個似父親的男人,結果,大家都失望。
Anita 30歲 外企職員 在婚
“我的缺失,誰來彌補?”
20世紀的繪本作家謝爾·希爾弗著有寓言漫畫《缺失的一角》,描述了一個缺了一角的圓是如何歷經重重波折走上幸福軌跡的故事。在途中它曾經以為找到與自己最合適的那一角,與它組成完整的圓,但是圓卻發現自己再也無法歌唱。顯然這個事實比不上亞當取出肋骨造就出夏娃的傳說美妙。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理應作為獨立的個體而存在,當我們將他人視為填補自身的創傷而存在時,不僅沒有真正地看見對方的存在,同時也抹殺掉了自我成長的可能。
那麼兩個同樣具備創傷的人會更有共同語言,更默契嗎?表面上來說是這樣。與你同樣經歷累累創傷的那個人看起來比其他人更能理解你,但這種理解存在太大的局限性,並不能對你起到實際意義上的幫助。好比兩個哭鬧的小嬰兒巧遇在了一起,哭聲讓他們共鳴,但卻因自給不足,相互間更是無法餵養。
你要如何塑造愛的能力蘇格拉底曾教訓斐德若說:“求愛之人比被愛之人更加神聖,因為神在求愛者那一邊,而非被愛者那頭。”神為什麼會站在求愛者那一方呢?因為,愛是一種能力。
審視自我,建立健康自戀
不論在親密關係還是普通人際關係中,付出和給予都是相互的。因人之不同,對方的思想和行為模式不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意願,產生矛盾衝突時便會讓人感到挫敗。平時我們講換位思考,字面上指換個角度替對方著想,達成相互的理解,實際上也是指遭遇挫折時需要具備相應的承受能力。但對有些人而言,一點挫折就足以令其整個情感世界崩潰,他們以自己的標準來看待現實世界,覺得一切都變得不可信任,毫無意義,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自戀。
“自戀”一詞源于西方,古希臘語音譯為那耳喀索斯,意為水仙花,同時也是神話故事中一位美少年的名字。在古羅馬作家奧維德的筆下,那耳喀索斯因其美貌被眾仙女愛戀,但他拒絕了所有仙女的追求,只愛自己。美少年整天對著一潭鏡湖中映出的倒影自憐自愛,無法自拔,最終憔悴而死,化作一枝水仙花。
最初自戀只是用來描述一個人把關注的焦點完全放在自己身上的情景,後來這種心態被視為一種心理障礙,於是自戀就被納入了精神病學中的診斷詞彙表,稱為自戀型人格障礙。通常病理性自戀之人表現為自我誇耀、不能理解他人、需要不斷地從別人那裡得到讚賞和崇拜。
究其根源,在精神分析的視野下可看作來自於早年的母嬰互動失調,孩子未被充分滿足的願望放大到了成年後的生活中。尼采曾說,“理想主義者是不可救藥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會再製造出一個理想的地獄。”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自戀人格障礙的發生有其特殊的過程。自體心理學理論假定,每個人剛出生時都有兩種心態。一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認為整個世界都是圍繞著自己轉的,比如那耳喀索斯。生活裡一個備受嬌慣寵愛的孩子被稱為“小皇帝”“小公主”也有這個含義;二是覺得父母無比強大,什麼事情都能做到,而自己因為與父母一體,所以也就變得同樣強大。尼采自詡為神的言論固然隱藏了後期精神分裂的縮影,但將自己與光芒萬丈的太陽畫上等號,多少也反映了這位哲學偉人強烈的自戀。
以上兩種心態合起來稱為原始自戀。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心態有機會逐漸被現實所修正,孩子得以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有限,父母也非自己想像的那般強大,於是,他會變得越來越能夠面對自己的真實世界,在承認自己和父母並非全能的基礎上建立起現實的自尊、自信和自我價值感,這就是健康的自戀。
接納自我,療愈過往創傷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如果早期的原始自戀由於各種原因干擾沒有被修正,那麼就很有可能發展為病理性自戀。
這樣說來,自戀是否應該完全被杜絕呢?一般人說起自戀這個詞通常都含有貶義,認為不自戀才是正常的,這其實是一個誤解。嬰兒剛出生時那種全能感和把父母想像得無比強大的心態對他來講是正常的,那是每個人心理發育的起始點。所謂自戀型人格障礙,或者說通常被人認為不好的自戀,是因為一個人的心理發展受到了阻礙,以致成年後整個心態依然固執于嬰兒時期的狀態中。也就是說,他的自戀沒有經過現實化的發展而達到健康的狀態。
對於自戀的誤解暗含著文化中一種帶有批評性質的傾向,這種傾向有時會使人們把常態的自尊、自信和自我價值感也視為自戀而貶抑,引發另一些心理上的偏差。自戀不是有沒有的問題,它是每個人心理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關鍵在於我們要看一個人的自戀是原始的還是健康的。健康的自戀每個人都需要,它的意義就是每個人都需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與現實相應的自尊、自信以及自我價值感。
平日裡還有一個常見的誤區,人們喜歡把“自戀”和“自負”畫上等號,把“自卑”當成它們的反義詞。其實自負和自卑同屬於不健康自戀的兩種對立表現形式,它們的特點都是關注點永遠指向自身,難以將情感惠及他人。
有些人的心靈家園可以說未得其所,機緣將他們隨便拋擲到一個環境中,而他們依然思念著一處自己也不知坐落於何處的家鄉。正是由於自孩提時代便未曾流覽過足夠的美好風景,在唯一熟悉的環境中也始終孑然獨處,這種本鄉本土的陌生感才逼著他們遠遊異鄉,尋找一處永恆居所。
在客觀的審視過後,只有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消除精神上的漂泊無依感。過去無法改變,明日另有機緣,活在當下成為我們療愈創傷的關鍵步驟。
主宰自我,與伴侶共同起舞
愛情好比是一場交誼舞,最考驗也最體驗二人默契。即便一方跳得再好,但另一方搶拍、漏拍,都算不上是一場成功的舞蹈。
以“找個愛我的人”為信念的當事人習慣于讓對方在愛情圓舞曲中扮演教練的角色,而自己扮演依賴的一方。長而久之,對方會疲倦,自己也沒有得到成長。
真正的愛情,不應是鏡花水月,紫微流星,也不僅僅是為了使地球多一種高等動物。人活於世,和接納被愛同等重要的是具備愛人的能力。當我們不懂得去愛,也就不可能瞭解被愛的滋味。
讓愛情綻放出自己的舞步,不再重複負性的模式;讓自戀迴旋在恰當的音律,重新演奏出健康的樂章。你會從恐懼中收穫勇敢的精神,在迷戀裡學著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便被緣分崴了腳,也能一笑置之,體驗為一份經歷的美好。
原來,那份柳暗花明的喜樂和必然的抵達,全在乎我們自己的修為。
但前提是一定要確保對方付出的比自己多。透過這種將愛情量化的標準反映的總歸還是安全感的缺乏。在當事人心中,愛情變成了一場以籌碼計輸贏的博弈,怕吃虧,怕賭輸,所以下注越少越好。愛情中總是令人遺憾地存在著一種揮之不去的理想化:男人想找的是個像母親的女人,女人又想找個似父親的男人,結果,大家都失望。
Anita 30歲 外企職員 在婚
“我的缺失,誰來彌補?”
20世紀的繪本作家謝爾·希爾弗著有寓言漫畫《缺失的一角》,描述了一個缺了一角的圓是如何歷經重重波折走上幸福軌跡的故事。在途中它曾經以為找到與自己最合適的那一角,與它組成完整的圓,但是圓卻發現自己再也無法歌唱。顯然這個事實比不上亞當取出肋骨造就出夏娃的傳說美妙。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理應作為獨立的個體而存在,當我們將他人視為填補自身的創傷而存在時,不僅沒有真正地看見對方的存在,同時也抹殺掉了自我成長的可能。
那麼兩個同樣具備創傷的人會更有共同語言,更默契嗎?表面上來說是這樣。與你同樣經歷累累創傷的那個人看起來比其他人更能理解你,但這種理解存在太大的局限性,並不能對你起到實際意義上的幫助。好比兩個哭鬧的小嬰兒巧遇在了一起,哭聲讓他們共鳴,但卻因自給不足,相互間更是無法餵養。
你要如何塑造愛的能力蘇格拉底曾教訓斐德若說:“求愛之人比被愛之人更加神聖,因為神在求愛者那一邊,而非被愛者那頭。”神為什麼會站在求愛者那一方呢?因為,愛是一種能力。
審視自我,建立健康自戀
不論在親密關係還是普通人際關係中,付出和給予都是相互的。因人之不同,對方的思想和行為模式不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意願,產生矛盾衝突時便會讓人感到挫敗。平時我們講換位思考,字面上指換個角度替對方著想,達成相互的理解,實際上也是指遭遇挫折時需要具備相應的承受能力。但對有些人而言,一點挫折就足以令其整個情感世界崩潰,他們以自己的標準來看待現實世界,覺得一切都變得不可信任,毫無意義,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自戀。
“自戀”一詞源于西方,古希臘語音譯為那耳喀索斯,意為水仙花,同時也是神話故事中一位美少年的名字。在古羅馬作家奧維德的筆下,那耳喀索斯因其美貌被眾仙女愛戀,但他拒絕了所有仙女的追求,只愛自己。美少年整天對著一潭鏡湖中映出的倒影自憐自愛,無法自拔,最終憔悴而死,化作一枝水仙花。
最初自戀只是用來描述一個人把關注的焦點完全放在自己身上的情景,後來這種心態被視為一種心理障礙,於是自戀就被納入了精神病學中的診斷詞彙表,稱為自戀型人格障礙。通常病理性自戀之人表現為自我誇耀、不能理解他人、需要不斷地從別人那裡得到讚賞和崇拜。
究其根源,在精神分析的視野下可看作來自於早年的母嬰互動失調,孩子未被充分滿足的願望放大到了成年後的生活中。尼采曾說,“理想主義者是不可救藥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會再製造出一個理想的地獄。”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自戀人格障礙的發生有其特殊的過程。自體心理學理論假定,每個人剛出生時都有兩種心態。一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認為整個世界都是圍繞著自己轉的,比如那耳喀索斯。生活裡一個備受嬌慣寵愛的孩子被稱為“小皇帝”“小公主”也有這個含義;二是覺得父母無比強大,什麼事情都能做到,而自己因為與父母一體,所以也就變得同樣強大。尼采自詡為神的言論固然隱藏了後期精神分裂的縮影,但將自己與光芒萬丈的太陽畫上等號,多少也反映了這位哲學偉人強烈的自戀。
以上兩種心態合起來稱為原始自戀。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心態有機會逐漸被現實所修正,孩子得以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有限,父母也非自己想像的那般強大,於是,他會變得越來越能夠面對自己的真實世界,在承認自己和父母並非全能的基礎上建立起現實的自尊、自信和自我價值感,這就是健康的自戀。
接納自我,療愈過往創傷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如果早期的原始自戀由於各種原因干擾沒有被修正,那麼就很有可能發展為病理性自戀。
這樣說來,自戀是否應該完全被杜絕呢?一般人說起自戀這個詞通常都含有貶義,認為不自戀才是正常的,這其實是一個誤解。嬰兒剛出生時那種全能感和把父母想像得無比強大的心態對他來講是正常的,那是每個人心理發育的起始點。所謂自戀型人格障礙,或者說通常被人認為不好的自戀,是因為一個人的心理發展受到了阻礙,以致成年後整個心態依然固執于嬰兒時期的狀態中。也就是說,他的自戀沒有經過現實化的發展而達到健康的狀態。
對於自戀的誤解暗含著文化中一種帶有批評性質的傾向,這種傾向有時會使人們把常態的自尊、自信和自我價值感也視為自戀而貶抑,引發另一些心理上的偏差。自戀不是有沒有的問題,它是每個人心理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關鍵在於我們要看一個人的自戀是原始的還是健康的。健康的自戀每個人都需要,它的意義就是每個人都需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與現實相應的自尊、自信以及自我價值感。
平日裡還有一個常見的誤區,人們喜歡把“自戀”和“自負”畫上等號,把“自卑”當成它們的反義詞。其實自負和自卑同屬於不健康自戀的兩種對立表現形式,它們的特點都是關注點永遠指向自身,難以將情感惠及他人。
有些人的心靈家園可以說未得其所,機緣將他們隨便拋擲到一個環境中,而他們依然思念著一處自己也不知坐落於何處的家鄉。正是由於自孩提時代便未曾流覽過足夠的美好風景,在唯一熟悉的環境中也始終孑然獨處,這種本鄉本土的陌生感才逼著他們遠遊異鄉,尋找一處永恆居所。
在客觀的審視過後,只有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消除精神上的漂泊無依感。過去無法改變,明日另有機緣,活在當下成為我們療愈創傷的關鍵步驟。
主宰自我,與伴侶共同起舞
愛情好比是一場交誼舞,最考驗也最體驗二人默契。即便一方跳得再好,但另一方搶拍、漏拍,都算不上是一場成功的舞蹈。
以“找個愛我的人”為信念的當事人習慣于讓對方在愛情圓舞曲中扮演教練的角色,而自己扮演依賴的一方。長而久之,對方會疲倦,自己也沒有得到成長。
真正的愛情,不應是鏡花水月,紫微流星,也不僅僅是為了使地球多一種高等動物。人活於世,和接納被愛同等重要的是具備愛人的能力。當我們不懂得去愛,也就不可能瞭解被愛的滋味。
讓愛情綻放出自己的舞步,不再重複負性的模式;讓自戀迴旋在恰當的音律,重新演奏出健康的樂章。你會從恐懼中收穫勇敢的精神,在迷戀裡學著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便被緣分崴了腳,也能一笑置之,體驗為一份經歷的美好。
原來,那份柳暗花明的喜樂和必然的抵達,全在乎我們自己的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