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性格的多重性是如何形成的?應當怎樣避免呢?
克服教育的不一致性
幼稚園和家庭是幼兒最直接、最明確的環境。
兩種教育的不一,
可能會造成幼兒性格的多重性。
比如幼兒在幼稚園裡往往接受正規的教育,
老師既能愛護幼兒,
又能嚴格要求他們,
對正確的行為加以表揚,
對錯誤的行為加以批評,
獎罰分明,
使孩子逐漸懂得什麼是好,
什麼是壞,
什麼是對,
什麼是錯,
掌握正確的是非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
而在家中,
有些父母,
特別是上一輩的老人,
很難把握“愛”與“嚴”的尺度。
常常從感情出發,
一切順著孩子,
Advertisiment
家庭與幼稚園兩種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教育方式, 容易造就幼兒性格的多重性。 所以, 父母應經常主動到幼稚園去了解決孩子的情況, 與教師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和體會, 對孩子要統一要求。
另外, 對於孩子來說, 現代社會已不再只是幼稚園、家庭構成的平面, 社會環境、個人交往、公共娛樂機構、大眾傳媒等各種因素, 都可能對孩子的行為模式產生直接影響。 這些影響彼此之間可能存在很大差異, 父母和教師要注意仔細觀察孩子的行動,
Advertisiment
增加社會交往經驗
由於生活繁忙,
做父母的很少有機會帶孩子一起參加社會交往,
孩子的社交活動往往處於無控制、無教育的狀態。
父母最多只能叮囑孩子:你到某某地方要注意怎樣怎樣。
孩子很難學到諸如“誠懇一致”、“不卑不亢”等社會交往的原則和方法。
交往經驗的匱乏,
可能導致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
採取截然不同的行為和方式。
父母應像重視孩子的營養那樣,
重視孩子的社會活動,
並能做出榜樣,
經常帶孩子參加一些健康的社交活動。
成人世界當中,
有些社交方式不夠健康,
如拉關係,
走後門等手段,
應避免讓孩子接觸和模仿。
摘編自《健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