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鍛煉寶寶的手腳

隨著寶寶年齡增長, 如何鍛煉寶寶的手腳開始成為家長關心的問題。 家長若能配合孩子的發展, 給予足夠的練習機會, 不僅能增進其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育, 亦有助於寶寶將來的認知發腱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狹義的精細動作, 指的是利用雙手去操作環境中各種物件的能力, 故與手部小肌肉的力量、靈巧度密切相關。 l~2歲期問, 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包括手指尖端的觸覺靈敏度, 及拇指和食指、中指尖端的配合, 慢慢到兩隻手合作完成任務, 可以完成將物品放到容器裡、堆積木等種種動作。

Advertisiment

專家的話:家長千萬不要小看精細動作, 因為生活周遭有太多事物需要雙手的配合。 孩子憑藉雙手操作過程, 從中學習如何解決眼前的一些問題, 可增進問題解決能力。 而將物品放到容器等動作, 則有助於初步的空間概念發展, 且為日後寶寶各種認知發展, 包括閱讀、寫字等打下必要學習基礎。

1 、手指頭尖端的觸覺敏感鷹及前三指尖端相互配合

手指尖端觸覺的靈敏度, 及手指(尤其是前三指)尖端互相協調跟配合, 為該階段初期精細動作發展的重點。 孩子接近l歲時, 家長就能明顯地感覺到, 孩子對撿起地上的小東西特別感興趣, 而這樣的行為將持續至2歲左右。

2、利用雙手共同完成任務

在1歲以前, 孩子雖然能夠兩隻手一起作業,

Advertisiment
但比較傾向於左右手各拿一個物品進行對敲等簡單對稱性動作的模式。 而1歲以上的孩子則逐漸可利用一隻手固定物品, 另一隻手進行主要操作的動作, 如要把東西打開、把吸管插進果汁盒裡時均是如此。 差不多l—1.5歲之間, 孩子會開始逐漸意識到雙手不但可一起作業, 還能共同完成一件事

3、釋放能力

精細動作發展和孩子認知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1~2歲階段, 大部分的孩子對物品有一些高度及深度變化, 充滿了興趣, 配合其釋放能力進展, 籽物品放進或拿出容器, 便成了孩子最喜歡的恬動, 並從中逐步奠定空間概念。 包括:意識到手巾的物品較小, 所以可以將它放進一個較大的空間內, 還有該怎麼傾斜容器,

Advertisiment
傾斜至什麼樣的狀態才能將其中的物品取出。
粗大動作:雙腳的能力培養

粗大動作一般是指牽涉大肌肉群的活動, 從早期的翻身、爬行, 到行走、跑、跳等相關動作及姿勢的控制及維持均隸屬於此。 而在l~2歲階段, 粗大動作的發展重點則為:獨立行走及步態調整、單腳平衡。

1、獨立行走

大部分的孩子于l~2歲階段, 除了發展出獨立行走的能力, 還要慢慢熟悉和調整走路的步態, 以提高行走時的平衡感及動作的協調性。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 好像小鴨子, 行走時腳會分得較開, 加上不易維持身體平衡, 為了避免自己跌倒, 走路時雙手會高舉, 或踩小碎步一樣。 孩子到了2歲左右大都能走得很穩, 行走、停頓更自如, 並可以隨時改變行走的方向,

Advertisiment
不會有明顯的猶豫不決, 跌倒的頻率比隊往降低不少。 孩子通常已具有適應各種平而的行走能力, 如在軟硬度不同的平面材質、有點斜度的地面, 甚至是有些許高度落差的平面, 也都能走得很好了。

專家的話:當孩子學會站立之後, 這時可以讓孩子慢慢瞭解身體各部位能對周遭環境、物件產生何種影響, 加深 對自己和所處環境的認識。 因此“站起來行走”可以說是孩子發展和環境互動能力的重要里程碑。

2、單腳平衡

1歲左右的孩子在行走的過程中, 除了要保持身體軀=r的平衡外, 單腳平衡能力亦是發展巾不可或缺的一環。 通常1歲半左右的孩子開始具備平衡初階的能力, 最明顯的是當他對地而上的物品感到好奇時,

Advertisiment
會試著用腳踢踢看、踩踩看, 這就是日後單腳平衡的重要基礎, 而這項能力於1.5—2歲之間將更為精進。

 專家的話:單腳平衡之所以重要, 除了和行走有關, 更是將來發展跳躍、上下階梯等更高階等粗大動作技巧的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