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面對孩子的青春期約會

如何面對孩子的"約會",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他們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因此, 家長必須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不能過分沉溺於打牌,跳舞唱歌、喝酒閒逛等活動中, 要按時回家, 多和孩子在一起交流、活動。

正視青春期孩子的“約會”

首先, 從孩子主動和家長談起這件事, 可以看出這位家長跟孩子之間溝通和信任比較好, 家長沒有如臨大敵、強行阻止約會以及信任孩子是比較明智的, 否則以後將很難從孩子口中知道各種情況, 事實也證明這次約會並沒有像家長想像中的恐怖。

Advertisiment

其次, 家長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生兒怕學壞, 生女怕早戀是目前很多家長的心態, 在這位家長身上也體現這一點。 由於女孩更容易為情所困以及在戀愛中特別是婚前性行為發生後, 女孩更易受到傷害, 所以女孩的家長一聽到男生有約就有如臨大敵的反應。

在平時的諮詢裡, 學生與異性☆禁☆交往時, 很多女生“打死不會讓父母知道, 否則會被打斷腿”, 於是, 就有女生半夜躲在被窩發短信到深夜, 與男生出門前會有女生替男生打電話到家裡演戲, 平時專門寫一本日記供家長偷看等。 總之,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甚至不少孩子不是因為談戀愛而影響學習等, 而是因為和家長鬥智鬥勇花費太多心思影響學習。

Advertisiment
男孩的父母相對要輕鬆一些, 要麼就是說:“要談等考上大學談”, 要麼說:“別影響學習。 ” 第三, 要面對越來越多的學生戀愛現實並開展相關的教育。 孩子進入青春期, 由於生理的逐漸成熟, 心理上也進入異性☆禁☆愛慕和親近期, 加上各種媒體特別是沒完沒了的言情小說和連續劇以及色☆禁☆情網路的催化, 中學生的戀愛愈演愈烈, 而且呈現低齡化、公開化, 性行為、性失誤增多的趨勢, 這是很多家長要面對的問題。

羞于談性或者談性色變、視學生戀愛為洪水猛獸或者掩耳盜鈴、否認現實或者誇大其詞、詛咒世風日下都不能解決問題。 以理性、現實眼光來看待可能更合適一些。 國外在這方面可以提供給我們借鑒, 如英國讓高中女生帶孩子,

Advertisiment
勸導女孩勿失身等。

別像審犯人似的刨根問底那麼, 這位家長應如何對待這件事呢?

首先, 感謝女兒的信任, 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可以這麼說:孩子, 謝謝你信任媽媽, 把這件事告訴媽媽, 關於這個我很想聽聽你的看法。

其次, 瞭解男孩的情況以及約會女兒的目的, 是平時在追求她, 還是出於感激, 如女孩曾給男孩幫助, 還是哥們(現在異性☆禁☆交往提倡忽略性別)走得近一點而已, 或是其他目的如請求幫忙等?家長先別急著大驚小怪, 也別像審問犯人似的刨根問底, 要以輕鬆的、誠懇的、朋友似的口吻來和孩子聊, 相信孩子會告訴你。 第三, 根據你瞭解到的情況作出判斷。

假設這個男孩是孩子口中“很有勢力, 而且在混黑幫”的人,

Advertisiment
甚至主動提出要幫忙擺平人際關係或要認“幹妹妹”之類的事, 要建議孩子謝絕及遠離, 因為這樣的男孩大都不學無術、打架鬥毆、喜好追逐異性又很纏人, 請女孩吃飯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假設只是同學表達感激或請求幫忙之類的事, 可以充分信任孩子, 讓孩子自己作出決定。

並非所有有男孩女孩同時參加的活動都值得警惕。 由學校、社區、市政廳、教會、社會和政治團體發起的舞會、野餐、電影節、運動會、聚餐等, 是很好的“初次約會”的時機。 與異性朋友的家人一道外出, 比如, 打保齡球、看電影、滑冰或玩小型高爾夫, 會讓孩子有一種相對於你的獨立感, 同時與自己非常喜歡的人相處, 能讓她很興奮。 這些活動可為你孩子日後長大成人,

Advertisiment
處理複雜的社會關係提供寶貴的經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