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面對孩子間的“戰爭”?

常見戰事二:孩子闖禍了

案例

故事主角:10歲時的Leh

有生以來, 我媽只打過我一次, 可那次挨打, 叫我終生難忘。 10歲那年, 小表弟過生日, 選了個周日開慶祝會, 親戚鄰居全被邀請到他家玩。 中午, 我們一班野小孩正在玩“公仔紙”, 小表弟哭著來找我, 說鄰居小孩捉弄他, 把他推下水渠。 我那時可是孩子王, 威風八面, 一聽如此, 哪還得了, 問清楚欺負他的人在哪, 一班人雄糾糾氣昂昂趕到現場。 找到那群小孩, 叫他們道歉他們不幹, 二話不合就打起架來, 我揪住推小表弟的主犯, 扭成一團, 滾到地上, 身子壓到一塊石頭,

Advertisiment
腦子裡靈光一閃, 顧不得那麼多, 撈起石頭往對方頭上磕了一下, 他立刻就哭了, 額頭上流下血來。 我們這方一看事態不妙, 轟地一下全跑了。

打了勝仗, 我不禁有點洋洋自得。 誰料傍晚, 快開飯了, 卻看到下午與我打架的小孩頭上纏著白布, 牽著他老爸的手, 也來到表弟家。 我心裡暗叫不妙, 躲在房間不敢出來, 到不得不入座, 我才最後一個低頭磨蹭著走到桌邊, 那小孩當即指著我說:就是他。

然後就壞了, 我媽面若寒霜地站起來, 進房拿出雞毛撣子, 對我說, 脫下褲子, 背過身。 當著眾人的面, 狠狠地抽了十下, 還不准我哭。 接下來, 叫我向那孩子道歉。 作為懲罰, 大家吃飯, 我在一邊罰站, 晚飯結束, 我吃剩飯菜填肚子, 還必須負責洗碗。

Advertisiment
當時心裡真是委屈到了極點, 自此, 我沒有再輕易跟人打架。

問題

這件事對我影響深遠。 我恨了我媽很長一段時間, 因為她讓我受盡屈辱, 而且那件事並不是我做錯在先, 而她不問青紅皂白就只知道教訓自己的孩子。 我媽說, 無論我的動機是否有理, 我用打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而且還造成流血事件, 就無論如何都是我錯了。 可是她也用暴力來懲罰我, 實在讓我不能心服。 後來我體諒到媽媽有一個考慮是為了顧全大局, 不想老老少少歡聚一堂的時刻發生是非爭吵。 可是我也想問, 難道就沒有更好的、不以傷害自己孩子心靈為代價的解決方式嗎?

專家分析

馮夏婷

不能在眾人面前責怪和懲罰孩子

當著眾人面責怪小孩是不恰當的,

Advertisiment
這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 進而激起其更強烈的反叛和仇恨情緒。 而且會因此令旁人對他形成固定看法, 認定他是品行惡劣的小孩, 推動他自暴自棄, 進而屢教不改, 一而再, 再而三地犯錯誤。 教育孩子, 是要他出於自覺, 心悅誠服地形成好的行為, 而不是為逃避懲罰而守規矩, 這就必須注意顧全他的自尊心。

戰後修復

絕對不應該在眾目睽睽下懲罰孩子, 而是應該把兩個孩子分別帶到一邊單獨地談, 雙方的家長都可在場, 對待肇事孩子, 由肇事孩子的家長發問, 而受傷害孩子的家長在一旁聽;對受傷孩子, 則反過來。

用嚴肅而平靜的語氣, 問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 讓孩子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 讓他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與嚴重後果。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孩子傷人都是因為臨場控制不了自己, 坦誠地跟他談, 他很快就能領悟到自己的過失並真心悔過。 如果事態嚴重, 可陪孩子到醫院看望受傷的小朋友, 教會孩子送禮物作為慰問, 並誠懇地進行道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