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為家人準備晚餐, 經過一兩個小時的忙碌, 一切就緒, 愛人卻帶著一臉的沮喪推開家門;當你下班後開心而著急地趕往和愛人約好的商場, 但在門口見到他時, 他卻煩不可耐地質問“你怎麼才來”……
面對這些情緒衝擊時, 你會如何化解自己的情緒?又該如何幫助對方走出情緒的低谷呢?
伴侶:情緒的“蓄水池”心理學上, 成為對方的伴侶和愛人, 某個層面就在扮演對方情緒的蓄水池的角色。 對方情緒太洶湧了, 就需要為對方暫時“蓄水”, 而對方情緒麻木、沒有新鮮感時, 又需要為對方注入“活水”, 讓彼此互動起來。
Advertisiment
那麼當其中一方的情緒處於糟糕的情況下, 另一方的伴侶應該怎樣做呢?
“抱持性環境”有利情緒恢復英國的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一個理論:在人際互動中構建“抱持性環境”, 有助於心情的療愈。 大意是, 當一個人情感受挫、需要幫助時, 如果能遇到情感上的支持、理解, 對於他暫時“孩子氣”的、發洩情緒的行為, 能給予寬容和關懷, 那麼這個人就會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 從焦慮、抑鬱以及憤怒中走出來。
溫尼科特的這個觀點被廣泛地應用于心理諮詢、兒童教育、醫療, 乃至商業協商等領域。 因為從實踐中大家發現, 抱持性的環境的實施並不需要高昂的建設費用、不需要特別複雜的受訓背景。
Advertisiment
一、不否認、不拒絕對方當下的情緒。
以本文開頭事例為例, 雖然你在家很辛苦地準備了晚餐, 但是愛人情緒確實正處於低落的狀態, 那麼, 不要否認他/她的情緒“沒什麼”、“過會兒就好了”, 也不要責怪對方“有”當下的情緒。 試著設身處地地理解對方正在處於一種不太舒服的情緒中, 去關注到他/她當下的情緒, 並接納這種情緒的存在。 試著去詢問:“看起來, 你有些情緒不好, 是不是願意和我談一談呢?”
二、不要主觀推斷和妄想, 而試著去問一問真實的情況。
“他肯定是在單位被領導罵了, 要拿我撒氣;或者嫌我昨晚沒有給他手機充好電,
Advertisiment
最好的辦法, 是溫和地問問:“剛才等著急了?怎麼好像帶著情緒呢?”也許這的確有些難——面對對方給予的情緒壓力, 還要放下自己, 而先關注對方——但是, 蓄水池, 就是需要暫時地承擔一下對方洶湧而來的情緒。 而一旦他的情緒平靜下來, 對方會心存感激, 彼此關係也會增進、關係的耐受性也會提高。
三、耐心的傾聽與情感的關注。
在自己能放下想像, 而關注對方的真實心理活動後, 對方往往會有故事要講,
Advertisiment
比如他可能會說:“這個月整個小組的業績不好。 但我這個月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就因為我們小組的個別員工表現不夠好, 害得我們整個小組業績都不好, 真是彆扭??”儘量不打斷他, 即使他說得極端、偏頗, 乃至不很理性都不要緊, 最關鍵是他要講一講受挫的感受, 而你的陪伴是一種巨大的安慰與關懷。 等他講完, 可以試著簡短地回饋他的情緒, “聽起來, 你自己能達到目標, 本來是很值得開心的, 但是因為所在小組其他成員的問題, 影響到了你。 所以你很失望, 還有一些責怪他們。 這讓你感到很不舒服。 現在跟我說說,
Advertisiment
四、增加正向的情緒引導。
當對方的情緒逐漸恢復平靜時, 如果你能發現他“鑽牛角尖”的思路、想法, 而且你能提供更建設性的理解, 可以嘗試告訴他, 畢竟你“旁觀者清”。
比如“我覺得你既然自己可以達標, 不妨試著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去, 讓大家和你一起優秀, 要比你這樣責怪他們更能解決問題。 畢竟你們之前團隊合作還是挺好的。 也許是最近的工作中, 他們需要一些説明呢?也許大家這時候也挺不好意思的, 牽連了你, 你要是能挺身而出, 大度一些, 也許以後這種事就再不發生了。 興許大家也會因此而更欣賞你的組織能力、專業能力呢。 ”
最後, 假如你的愛人總是重複出現某種不良情緒、沉溺在其中無法自拔, 可以推薦他去請求心理醫生的專業幫助。
可以推薦他去請求心理醫生的專業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