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預防小兒疝氣?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 俗稱「脫腸」, 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 在胚胎時期, 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 可以幫助睾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

有些小孩出生後, 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 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 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 即為陰囊水腫。 疝氣一般發生率為 1-4%, 男生是女生的10倍, 早產兒則更高, 且可能發生於兩側。

小兒疝氣症狀

1.小兒疝氣有可能會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

2.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幹結時, 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

Advertisiment
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禁☆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

3.一旦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則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發燒, 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

4.小兒疝氣發病初期, 當幼兒平臥安靜時腫物可消失;隨著腹內壓力的繼續增高, 腫物可下降到陰囊裡。 這時如果能解除腹內壓增高的因素, 並讓患兒平臥, 或輕輕地將腫物往腹腔方向推送, 腫物則可通過睾丸下降時的那條通道返回到腹腔, 腫物消失, 這種情況稱為可複性疝氣。

5.如果腫物不能返納腹腔, 就會出現腹痛加劇, 哭鬧不止, 繼而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症狀, 在腹股溝或陰囊內可見橢圓形腫物, 質地硬, 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見紅腫,

Advertisiment
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如何預防小兒疝氣?

1.由於疝氣可在嬰兒期發生, 故應在該時期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腹股溝部或陰囊處, 是否腫, 或是否存在時隱時現的塊物, 遇有疑問及時請教醫生。

2.雖然患疝氣的較多為男孩, 但女孩也會發生疝氣。 對女孩的疝氣更要提高警惕, 因為常有卵巢、輸卵管進入疝囊。

3.嬰兒期不要將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緊, 以免加重腹內壓力。 不要讓孩子過早的站立, 以免腸管下墜形成腹股溝疝。

4.吃些易消化和含纖維素多的食品, 以保持大便通暢。 孩子大便乾燥時, 應採取通便措施, 不要讓孩子用力解大便。

5.不要讓孩子大聲咳嗽,

Advertisiment
患咳嗽的小兒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吃些止咳藥。 避免孩子大聲啼哭, 防止腹壓升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