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說到手足口病, 很多家長也許都不會感覺到陌生。 每年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 做好預防才能保證寶寶健康。 那麼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
Advertisiment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 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 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 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 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 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 導致死亡。 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 潛伏期:多為2~10天, 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現
急性起病, 發熱、口痛、厭食、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 位於舌、頰黏膜及硬額等處為多, 也可波及軟齶, 牙齦、扁桃體和咽部。 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
Advertisiment
2、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 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迴圈障礙等, 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 可致死亡, 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神經系統表現併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時表現: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譫妄甚至昏迷;肢體抖動, 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
Advertisiment
呼吸系統表現併發肺水腫表現:呼吸淺促、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 口唇發紺, 咳嗽, 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聞及濕囉音或痰鳴音。
循環系統表現併發心肌炎表現: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 指(趾)發紺;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 心率增快或減慢, 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如何預防
1、清新空氣趕走手足口病病毒 家裡經常開窗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是對付手足口病病毒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因為在清新的空氣中, 病毒是很難在室內“逗留”或繁殖的。
Advertisiment
2、紫外線剿滅手足口病病毒 手足口病病毒對紫外線照射十分敏感, 所以可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滅病毒。
3、高溫和沸水絕殺手足口病病毒 在手足口病高發季節, 家長一定要做到寶寶的碗、筷、勺、杯等專用、專放, 不要和大人的餐具混放、共用。 此外, 對寶寶所使用的餐具或奶瓶等, 要每天進行高溫消毒, 用沸水煮15分鐘以上, 每天最好徹底消毒一次。
4、含氯消毒劑剷除手足口病病毒 家庭中常用的84消毒液就是含氯消毒劑, 手足口病病毒在配比合適的消毒液中是難以存活的。 消毒時, 可將消毒液按1000毫升水放2-5毫升消毒液的比例進行配比, 消毒時間為30分鐘。
Advertisiment
5、在流行期間家長要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皮疹, 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 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 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同時要密切觀察。 一旦出現突然發高燒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體抽動、呼吸困難等, 應立即送孩子到醫院就診。
學校和托幼機構每日進行晨檢, 發現可疑患兒時, 要通知家長對患兒及時採取離校隔離治療的措施, 治癒後方能回校上課。 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患兒增多時, 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