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關於孩子如何學會獨立, 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獨立能力?專家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媽媽們可以參考一下一下建議。
孩子天生並不缺乏獨立性, 但結果卻成了沒有獨立性的人。 面對這一現實, 我們是應該指責孩子, 還是更應該反省我們家長自己?
徐國靜:人的獨立生活能力是在一定的環境、教育作用下慢慢養成的, 在指責孩子不能自理、不能獨立的同時, 我們家長應該先反省一下自身是否為孩子的獨立創造了條件和機會。
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通過自身的實踐才能獲得。 正如不經過反復勾畫塗抹不可能學會畫畫一樣,
Advertisiment
不放手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永遠不會長大。 在父母手心裡, 孩子無法瞭解自己, 更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觸摸世界。 在父母的掌控下, 孩子如同生長在樹陰下, 既看不清自身的形象, 更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和高度。 所以, 孩子長不大, 原因不在孩子, 而在不懂教育的父母自己。

培養孩子的生活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徐國靜:首先, 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參與家務勞動開始, 給他們更多機會、時間去獨立操作家務和課餘各項勞動, 使他們的生活空間得到拓展, 動手能力得以提高, 從而體會到獨立成功的快樂。 其次, 家長應該放開孩子的手腳, 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Advertisiment
用自己的耳朵去聽, 用自己的手去做, 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和思考, 幫助孩子真正建立起獨立的人格意識和尊嚴感。
獨生子女在家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對糧食是怎樣生產出來的、飯是怎麼做出來的不聞不問。 對生活的漠不關心不但會減弱孩子的感受力, 更嚴重的是削弱了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
我們自發組織的星星河家園就為孩子舉行了拼盤大賽, 通過遊戲和比賽的方式調動孩子的勞動積極性。 剛開始, 孩子們戰戰兢兢地拿著菜刀, 很費力地切。 他們不時地為搶盤子、搶案板發生爭吵。 足足用了兩個小時, 他們終於各端出了3盤菜, 請爸爸媽媽品嘗評價。 家長們邊品嘗邊誇獎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Advertisiment
並借此機會向孩子們傳遞勞動光榮、做飯是一種創造性活動的觀念。
孩子們做飯的熱情被激發起來後, 拼盤大賽成了星星河的傳統節目。 孩子們在做飯的過程中, 自己摸索出相互協作配合的方法, 比如原來大家一起切菜, 必然會為工具和地方發生爭吵, 後來, 他們商定, 一個人切菜的時候其他人做別的, 比如收拾桌子、擺放碗筷等等。 這樣, 廚房裡再也沒有爭吵了, 而是充滿了歡笑聲。
孩子們學會做飯後, 我們再給他們錢, 讓他們從購物開始, 安排和設計家庭餐桌, 這不但給了他們體驗家長辛苦的機會, 也給了他們學習精打細算、管家理財的機會。 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必須對孩子放手, 給他們自我設計、自我安排的時間和空間,
Advertisiment
讓他們在生活中學會生活。
如今的獨生子女物質生活都很富有, 然而他們的精神生活並非都富有, 有的孩子患有這樣那樣的心理疾病, 為什麼生活在高樓大廈、雙重防盜門裡的孩子, 反而比生活在大雜院、小平房、鄉村裡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鬱症、孤獨症、自閉症呢?
徐國靜:一個人, 他的精神、心靈開放狀態與他的物質富有狀態不一定是成正比的:物質生活富有的人, 不一定很開朗、很開放;家庭貧寒的人, 不一定很封閉、很排外。
孩子們在童年、青少年時期都會有很多的追求和想法, 他們非常希望與外界建立各種各樣的聯繫。 然而, 生活在高樓大廈裡的孩子對外聯絡、交流是會受到很多限制的,
Advertisiment
鋼筋混凝土的房子給孩子們的自然交往造成了種種的不便, 反而是大雜院、小平房、鄉村裡的孩子比高樓大廈裡的孩子更容易產生互動。 現代家長只有有意識地帶領孩子走出家門, 才能給他們營造一個開闊開放的生活環境。 而在開闊開放環境裡長大的孩子是不容易患心理疾病的。
人的心理疾病是由於人的某些想法與外界建立連接的時候, 或遇到挫折了, 或碰到障礙了, 或中途中斷了, 沒有得到外界的回應, 又回到了人的心裡邊――這些越積越多、越積越深的心理負擔和剪不斷理還亂的心靈疙瘩, 就構成了人的心理疾病。
每個孩子都有內在的成長時間表, 三四歲孩子的活動範圍應該有多大, 七八歲孩子的活動範圍又應該有多大。 年齡越大,孩子活動的範圍會越大,與外界交往、連接的願望會越強烈。我們一次又一次把孩子從外面拉回來,不讓孩子與孩子玩,不讓孩子接觸書本以外的世界,孩子生理的、心理的疾病就會接踵而來。
孩子一個人在家是安全的,但孩子並不滿足于這種狀態。透過窗戶,他們看見外面有花有草有夥伴,他們想出去,可出不去,時間久了就變得不願出去,不願與人打交道了。這就使孩子的心理產生了問題。
家長們都很關心孩子吃穿用等方面的物質需求,而對孩子精神、心靈方面的需求卻疏於關心、不加重視,這就是很多城裡孩子產生心理疾病的原因。

培養孩子的生活獨立能力
小編總結:專家認為獨生子女因為在各方面都得到比較好的照顧,然後他們卻缺少了和外界交流,以至他們在培養獨立能力的方面也會受到很多生理、心理問題的困擾,應該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兼職編輯:梁雋紅) 年齡越大,孩子活動的範圍會越大,與外界交往、連接的願望會越強烈。我們一次又一次把孩子從外面拉回來,不讓孩子與孩子玩,不讓孩子接觸書本以外的世界,孩子生理的、心理的疾病就會接踵而來。
孩子一個人在家是安全的,但孩子並不滿足于這種狀態。透過窗戶,他們看見外面有花有草有夥伴,他們想出去,可出不去,時間久了就變得不願出去,不願與人打交道了。這就使孩子的心理產生了問題。
家長們都很關心孩子吃穿用等方面的物質需求,而對孩子精神、心靈方面的需求卻疏於關心、不加重視,這就是很多城裡孩子產生心理疾病的原因。

培養孩子的生活獨立能力
小編總結:專家認為獨生子女因為在各方面都得到比較好的照顧,然後他們卻缺少了和外界交流,以至他們在培養獨立能力的方面也會受到很多生理、心理問題的困擾,應該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兼職編輯:梁雋紅)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孩子的獨立怎麼教育?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題目頗大,許多家長感覺無從著手。其實,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首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其次就是從小就著力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在思想上要認識到孩子獨立性需要從小開始培養,瞭解孩子的發展過程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前...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1、培養孩子自知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怒哀樂的不同情緒。父母每日抽點時間跟孩子交談,引導孩子坦白說出自己的感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培養孩子自信 孩子的自... [詳細答案]

  • 1回答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孩子愛上學習,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好玩”。家長要善於發掘孩子的興趣點和天賦,只有發揮孩子的優勢才能使其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容易取得成功。其次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要多表揚,...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1.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許多運動專案,如幼兒體操等,需要幼兒在做運動時排除外界干擾,一心一意想動作要領,利於幼兒注意的穩定性培養。 2.能發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運動有結果回饋及時的特點,這使幼兒能...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