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孩子人緣不好家長應該怎麼辦?

你的孩子總是悶悶不樂, 在人際關係上無法獲得幸福感嗎?除了課業成績的關心、物質的供應外, 父母在孩子的交友上, 也能幫忙推一把!

佳芸的父母從小就很疼愛她, 常買漂亮的衣服和最好的玩具給她, 但因工作忙碌, 陪伴佳芸的時間少, 所以她總是一個人看電視、玩玩具。 上小學後, 因不太懂得跟同學說話、相處, 也不知如何與他人分享, 久而久之, 佳芸開始討厭上學。

交朋友是件很複雜的事, 需要花時間學習、經營和維持, 而孩子會出現的人際障礙, 往往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 大致來說, 可從“後天環境”與“自身性格特質”兩大項來剖析。

Advertisiment

“後天環境”方面, 首先面臨的是“缺乏交友環境”, 因家庭結構小, 失去過去大家族親朋好友常往來、及街坊鄰居在外玩耍那樣自然的環境, 孩子的休閒時間常用在看電視、玩玩具上, 沒機會與同齡的小朋友互動, 學習應對進退、施與受, 也不善於和他人分享。

此外, “缺乏共同的話題”也是人際疏離的原因。 因家庭環境、父母要求的不同, 孩子接觸的興趣也不一樣, 朋友間的話題便開始產生歧義, 但孩子在求學階段最需要的就是同伴肯定, 最怕有“朋友會的我不會”、“朋友說的我不懂”的疏離感, 這樣的疏離, 或多或少會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

除了後天環境, 孩子遇到交友障礙的最大原因就是“自身性格特質”。

Advertisiment
個性絕對是影響人際關係的主因, 有的孩子害羞、沒自信;有的希望獲得肯定, 卻常看不到自己優點;有的小孩則太強勢、不懂分享、不肯妥協, 有的則個性太衝動、不能忍受挫折。 “觀察力”也是人際關係的一大重點, 有些孩子個性上沒有太大缺點, 只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讓人不開心的事”, 常常無形中成為人緣不好的孩子。

父母如何為孩子營造交友的環境?寒暑假時, 可安排孩子參加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 在競爭的環境下, 通過營隊與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相處, 學習應對進退, 與他人共同完成一個目標的團隊合作。

另外, 可以與幾位有相近年齡孩子的親朋好友輪流組團, 固定一個週期, 例如每週或每月, 帶所有朋友的孩子一起出遊,

Advertisiment
這麼一來, 孩子不但能學習跟父母以外的長輩相處, 也有機會接觸不同背景的小朋友, 開啟另一層結交朋友的機會, 而家長間也有共同分享的話題, 這方法對孩子及家長的人際關係都有很大的收益。

孩子的生活圈狹小, 父母的確需要花時間參與孩子的生活, 幫助他們學習交朋友, 建議家長有時要暫拋父母角色, 不要只以權威態度叮嚀孩子功課、健康等, 有時必須化身為孩子的朋友, 陪孩子一起玩樂, 在玩的過程中, 參與孩子的人際關係, 讓他們瞭解如何跟朋友應對進退、分享等, 而這樣的方法, 也能彌補兒童社交環境不足的缺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