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能使人清醒, 健康的食物和營養元素能讓使人健康, 如果現在有種藥物能讓你更聰明, 幫助你學習, 提高你的注意力, 你會吃嗎?
喬治亞州立大學的哲學法律和神經學的副教授Nicole Vincent去年在悉尼開講TED的時候提出了這個問題。 此問題一經提出就在華盛頓大學引發了熱議, 辯論的一方是Vincent以及IRCM神經倫理學研究小組的主任的EricRacine, 另一方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教授Anjan Chatterjee, 以及杜克大學的教授Nita Farahany, 他們就“大學生是否可以服用幫助他們變得更聰明的藥物”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辯論始于觀眾投票, 最後的結果顯示44%的觀眾投了反對票。
Advertisiment
Farahany是正方, 她認為提高我們的腦力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禁止這些藥物限制了大學生自主選擇何時以及何種方式選擇這些藥物的權力。 正方的另外一個代表Chatterjee認為來找他治療的病人有權選擇他們想要接受的醫學建議, 他還就這個話題補充了一些醫學和科學資訊:這些藥物並不像我們之前所想像的會給心血管帶來高危的副作用。
反方的Racine則認為, 即使這些藥物能夠安全使用, 我們也不知道其對於認知行為的提高到底作用如何, 且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來證明聰明藥的存在。 事實上, 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處方藥只對於健康人的特定類型的記憶有微小的作用。 與此同時,
Advertisiment
Vincent沒有繼續談論藥物的醫學效果, 而是把討論的重點放在了藥物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上。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當前社會的競爭天性。 如果使用這些藥物來獲得領先成為了社會的新常態, 社會的競爭性很有可能使得這些藥物成為一個新的標準, 而最終這一策略並不會使我們得到想要的結果。
辯論的最後結果是正方獲得勝利, 59%的觀眾贊成大學生應該使用聰明藥, 但是對於這個話題的討論不應該止於這次投票。 Chatterjee在一次電話採訪裡告訴我:“支持正方並不代表著同意大學生應該使用這些藥物, 這是一個應該慎重考慮的選擇。 ”
這個問題下一步應該是徵求公眾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