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妊娠合併病毒性肝炎是產科常見的傳染病, 對母嬰的影響均較大, 日益受到重視, 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病毒性肝炎的研究進展深入, 從而使該病對母嬰的影響, 如母嬰垂直傳播、母嬰死亡以及母乳餵養等方面更受到關注。
【診斷】
妊娠合併甲型肝炎
其症狀與非孕婦者相同, 發病較急, 除有消化道症狀及黃疸外, 血清學檢查中抗HAV-IgM陽性則可確診。
妊娠合併乙型肝炎
(1)有消化系統症狀(噁心、嘔吐)及乏力、黃疸等, 起病急, 血清ALT升高。
(2)血清學檢測指標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為最常用的乙肝感染指標。 在感染潛伏期,
Advertisiment
2)乙肝表面抗體(抗HBs):為有保護性的抗體。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時, 經過一段時間, 出現抗HBs提示機體獲得了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是HBcAg的降解產物, 急性☆禁☆感染時HBeAg的出現稍晚於HBsAg。 e抗原的亞型e1、e2更反映乙肝病毒複製的活性。
4)乙肝e抗體(抗HBe):一般當HBeAg在血中消失, 而後出現抗HBe, 提示病毒複製減少, 傳染性降低, 病情多漸趨穩定。
5)核心抗體(抗HBc):在急性☆禁☆感染時, HBsAg出現後2~4周, 臨床症狀出現之前即可檢出。 所以抗HBC-IgM多見於感染早期或慢性☆禁☆感染的活動期。
6)乙肝病毒DNA(HBV-DNA):HBV-DNA陽性是乙肝病毒複製的直接證據及傳染性指標。
Advertisiment
根據臨床症狀、體征、肝功能測定和血清學指標的檢測, 對妊娠合併乙肝的診斷可很快明確。
應用血清學診斷乙肝病毒胎內感染應注意以下3項依據:
(1)新生兒臍血清HBsAg陽性可為參考指標。
(2)新生兒臍血清HBcAb-IgM陽性即可確定宮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