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子癇是婦科重症之一, 會使患者血管收縮, 從而導致流入子宮的血流量減少, 致胎兒發育不良, 嚴重時, 胎盤血流量灌注不足, 會出現胎盤早剝的情況, 可能危及到胎兒的生命。
另外, 患者在抽搐時, 全身組織缺氧, 胎兒在患者體內也會出現缺氧, 長時間供養不足, 胎兒死於子宮內的可能性很大。 為了胎兒健康, 應儘早預防妊娠子癇。
有的患者在先兆子癇症狀時沒有採取措施治療或者治療不當, 病情越來越重, 最後導致胎兒體內多臟器都受影響, 如肝臟、腎臟和大腦。 所以,
Advertisiment
妊娠子癇也叫妊娠毒血症, 是一種較為複雜的疾病, 多發生於臨產前, 有前驅症狀, 如面部肌肉跳動, 下肢僵直, 眼球上翻, 兩手握緊, 兩臂屈曲, 數分鐘後, 四肢抽搐, 口吐白沫, 呼吸不暢等症狀也會出現。 發作時, 患者瞳孔散大, 神志不清, 牙關緊咬, 可能會咬傷舌頭。
中醫認為, 妊娠子癇多因患者腎陰虧虛, 肝失濡養, 心火獨亢引起, 也可因作息不規律, 疲勞過度, 飲食不節, 憂思過度引起, 而西醫認為, 妊娠子癇是先兆子癇發展而來的, 而先兆子癇的發病原因與血栓素失衡、免疫異常、胎盤異常等因素有關。
Advertisiment
當患者GMP-140發生變化時, 血小板就會被高度啟動, 呈活化狀態, 提示妊娠子癇可能發生。 因此, 要定期到醫院檢查, 若血壓≥21.3/14.6kPa, 蛋白尿增高, 即可確診為子癇, 要及早治療。
妊娠子癇怎麼治療
妊娠子癇是一種危害比較大的疾病, 一旦症狀出現, 應視情況採取有效的方法治療。 目前治療妊娠子癇的方法比較多, 如西醫治療法、中醫治療法、手術療法等。 下面媽網百科重點介紹妊娠子癇的中醫療法。
妊娠子癇前期治療:天麻鉤藤飲加味, 成分有天麻、鉤藤、山梔子、茯苓、杜仲、川牛膝、益母草、桑寄生、黃岑, 加生地、白芍、女貞子。 方中桑寄生、杜仲補腎安胎, 茯苓、夜交藤寧心安神, 天麻、鉤藤、生決明平肝熄風潛陽, 山梔、黃芩清熱除煩,
Advertisiment
妊娠子癇發作後治療:肝風內動型患者可用羚羊鉤藤湯, 主要成分有竹茹, 桑葉, 菊花, 生地, 石菖蒲, 生龍齒, 生石決定, 白芍;痰火上擾型患者可用半夏白術天麻湯, 主要成分有制半夏, 茯苓, 川連, 竹茹, 陳膽星, 天麻;脾虛肝旺型患者可用菊花、石決明、龜板、大腹皮、白術、茯苓皮、生薑皮、陳皮。
妊娠子癇嚴重者治療:大承氣東加味, 主要成為有厚樸、大黃、芒硝、當歸、法半夏、陳皮, 枳實。
妊娠子癇產後嬰兒護理妊娠子癇對胎兒有一定危害, 所以患有妊娠子癇的孕婦所生的新生兒要做好護理。 那護理措施有哪些呢?如何護理才正確?
1、新生兒入室後每日沐浴1次, 每日測量體溫1次, 嚴密觀察情況;
Advertisiment
2、檢查新生兒有無畸形, 必要時進行探肛, 瞭解有無併發症;
3、新生兒24小時若無大小便, 要通知醫師, 若有大小便, 要保留樣本;
4、新生兒若出現嘔吐症狀, 要嚴密觀察嘔吐物的顏色及量, 同時, 對嘔吐新生兒餵奶時要抱起來, 餵奶後要拍驅氣;
5、新生兒若全身出皰疹, 可能是母親遺傳的, 要排查原因, 並對新生兒進行隔離;
6、新生兒若顱內出血, 儘量少移動TA, 護理時只在床上做臍部位及臀部護理;
7、嚴密觀察新生兒有無出現尖叫, 抽搐, 呼吸不暢等症狀;
8、一旦有抽搐發生, 應詳細記錄嬰兒抽搐的部位及持續的時間;
9、平日還要觀察新生兒吃奶、膚色、精神狀態等情況, 避免新生兒突然發病;
10、注意保暖, 變溫時要給新生兒添加衣物, 還要注意新生兒飲食,
Advertisiment
孕婦得了妊娠子癇, 產後要做好護理, 不然身體會受影響, 併發多種疾病。 那妊娠子癇產後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1、密切觀察價子宮收縮及陰☆禁☆道出血情況, 保留排出物;
2、鼓勵產後自己小便, 如產後6-8小時沒有尿液, 可幫助產婦坐起或用溫開水沖洗外☆禁☆陰;
3、每日測體溫、脈搏2次, 體溫在37.5攝氏度以上, 每4小時測1次, 並及時通知醫生;
4、每日沖洗會陰1次, 注意觀察傷口有無感染情況, 若有感染要使用藥物治療;
5、若產後出血, 平臥在床上, 按摩子宮, 擠出宮腔內積血, 並查找出血原因, 採取有效的方法治療;
6、每日最好保持膀胱空虛, 若膀胱充盈, 要及時導尿, 避免不良情況出現;
7、按醫生囑咐及時輸液, 做好輸血準備,必要時給予氧氣;
8、併發感染,可根據情況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抗生素不宜多用,少劑量使用為宜。
做好輸血準備,必要時給予氧氣;
8、併發感染,可根據情況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抗生素不宜多用,少劑量使用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