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妊娠時要慎吃肉類食物

荷蘭科學家近日完成的一項研究顯示, 婦女在妊娠期間進食富含肉類和水果較少的飲食, 嬰兒發生唇裂或齶裂的風險增加1倍。

妊娠,肉類食物

該病例對照研究共納入了203例唇齶裂嬰兒的母親及178例正常嬰兒的母親。

研究者在嬰兒出生後14個月評價母親的營養攝入, 測定其血清和紅細胞葉酸、血清維生素B12、全血維生素B6以及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等生物標誌物, 並使用飲食類型, 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及計算比值比。

結果顯示, 西方型飲食中肉類、比薩餅、豆類以及土豆較多而水果少, 與唇齶裂風險升高相關(比值比1.9)。

Advertisiment
校正潛在混雜因素後, 這一風險仍然顯著。 西方型飲食與較低的紅細胞葉酸(P=0.02)、維生素B6(P=0.001)、維生素B12(P=0.02)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濃度較高(P=0.05)有關。 健康型飲食中魚類、大蒜、堅果、蔬菜較多, 增加維生素B12(P

研究提示, 西方型飲食可能使子代發生唇齶裂的風險升高1倍, 妊娠前篩查項目中應當包括飲食和生活方式等內容。

相關新聞:懷孕吃牛肉損害男寶寶

研究發現, 每週7次進食牛肉的(孕婦)消費者, 她們的男嬰後代長大後其精子的濃度要比正常低24.3%。 男子精子濃度低, 與他的母親喜好吃過量牛肉有關。 專家稱, 問題可能源自牛肉飼料。

那些懷孕期間喜歡吃牛肉的孕婦可能要注意, 美國研究專家28日稱, 孕婦懷孕期間吃太多牛肉的話,

Advertisiment
所生的男孩長大後精子量可能較少, 精子濃度也較低, 從而使後代生育力差甚至患有不育症。

美國《人類再生殖》雜誌發表的這份研究報告稱, “每週7次進食牛肉的(孕婦)消費者, 她們的男嬰長大後的精子濃度要比正常值低24.3%。

這是美國紐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小組進行的一項研究。 研究者對美國5個城市的387名孕婦的伴侶及其母親進行了跟蹤研究, 研究時間跨度為2000年~2005年。

該研究小組負責人莎娜·薩瓦稱:“在研究中我們發現, 這些男子的平均精子濃度低, 與他們的母親喜好吃過量牛肉有關。 ”薩瓦表示, 她會對一些不孕的男子進行研究, 以此來驗證是否存在相似的結論。

可能源自牛肉飼料

作為不孕不育方面的研究專家,

Advertisiment
莎娜·薩瓦一直在進行環境中的激素對生育影響方面的研究。 她認為, 在發達的西方社會, 男性精子數量一直呈現下降趨勢, 原因可能與環境激素有關。

研究專家稱, 這或許是牛肉生產存在問題的緣故。 在飼養日趨產業化的時代, 動物飼料可能包含殺蟲劑、激素或其他污染成分, 進而影響到牛肉的品質。 飼料中添加一些化學製品, 可大大促使動物快速增肥。 而在飼養牛的過程中, 很多飼料都可能添加激素成分來促進牛的成長。

薩瓦說:“我對這種發現也感到驚奇, 但兩者間的確有很強的關聯性。 我們從對齧齒動物的研究知道, 即便子宮中微量的雌性激素都會影響到精子數量。 ”

英國專家表示“震驚”

英國有專家對這種結論表示“震驚”。

Advertisiment
有專家懷疑這項研究是建立在十多年前懷孕母親所吃食品的有關資料基礎上, 不代表現在依然如此。 對此, 薩瓦也承認, 他們的研究只是一種回顧性研究, 其結論可能引發爭議。 但她相信, 女性對自己懷孕期間的飲食喜好是肯定不會忘記的, 因此這種結論值得關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