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后出現惡心嘔吐,
頭暈厭食,
甚則食人即吐者,
稱為惡阻。
惡阻多發生在妊娠6~12周,
懷孕3個月后多能逐漸消失。
如果在孕早期僅有惡心欲吐、擇食、頭暈、倦怠,
是早孕反應,
不屬病態。
妊娠惡阻是由于妊娠早期沖脈之氣上逆,
胃失和降,
出現嘔吐厭食,
或食入即吐的病癥。
臨床上惡阻表現與西醫所稱的妊娠劇吐相似,
可互相參照。
惡阻診斷要點:①孕后出現惡心嘔吐,
難以進食,
甚或惡聞食氣,
不食亦吐者,
可為本病的診斷依據。
②孕后劇吐,
同時又有不規則陰☆禁☆道出血者,
必須做尿HCG定量測定及B超檢查,
排除葡萄胎。
Advertisiment
③若僅見惡心吐涎,
擇食嗜酸者,
稱早孕反應。
④惡阻必須與胃炎、胃出血、闌尾炎等病引起的嘔吐作鑒別。
本病發生的病因病機主要是沖脈之氣上逆,
胃失和降。
惡阻,
以嘔吐為主癥,
常可從嘔吐物的性狀及患者的口感辨虛實:口淡,
嘔吐清涎或痰涎者,
多為脾胃虛弱;口苦,
嘔吐酸水或苦水者,
多為肝胃不和;若口干煩渴,
干嘔或嘔吐血性物,
多為氣陰兩傷之證。
惡阻的發病與脾、胃、肝三臟功能失常相關,
最終導致胃失和降而嘔惡,
故治療惡阻以調氣和中、降逆上嘔為主。
此外,
還需重視調飲食、和情志和講究服藥方法。
惡阻辨證論治可分為:①脾胃虛弱型:妊娠早期,
惡心嘔吐不食,
惡聞食氣,
食人即吐。
口淡,
嘔吐清涎或食糜。
頭暈納呆,
Advertisiment
神疲倦怠,
嗜臥嗜睡。
舌淡苔白,
脈緩滑或細滑無力。
治宜健脾和胃,
降逆止嘔。
②肝胃不和型:妊娠早朔,
惡心嘔吐,
惡聞食氣,
甚則食人即吐;嘔吐酸水或苦水。
頭暈而脹,
胸脅脹痛,
心煩躁急,
嘈雜不安,
口苦咽干,
溺黃便結而臭。
唇干舌紅、苔黃,
脈弦滑數。
治宜調肝養胃,
降逆止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