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左右的孩子, 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所以講話時已不用“孩子”、“媛媛”、“強強”等第三人稱來稱呼自己, 而是改用第一人稱“我”來表達自己。 這種變化, 稱為幼兒的自我意識形成, 是心理發育過程中一個重大的轉折。 當現實與他們的願望並不一致, 或父母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時, 就會出現對抗情緒與行為表現。 在兒童心理學中, 把這種對抗現象稱為“幼兒抗拒症”, 把這個時期稱為“人生第一個逆反心理期”, 把這種心理現象稱為“逆反心理”。
幼稚園的“抗拒症”通常要經歷兩年,
在這段時間裡,
孩子開始嘗試著對大人說“不”字,
Advertisiment
幼兒抗拒症開始出現的年齡各不相同,
有些孩子滿一周歲時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有的要到3足歲時才有所表現,
多數集中在2~3周歲之間。
幼兒抗拒症持續時間也是長短不一,
有人僅幾個月就過去了,
有人卻要持續到上學前。
幼兒抗拒的程度、持續時間既取決於幼兒的先天氣質,
也取決於父母的教養方式。
有些為敏感或A型性格的孩子,
他們所經歷的逆反心理期要長一些,
在這些孩子中,
發脾氣常常是釋放被抑制的心理需求的必要手段。
Advertisiment
沒有什麼魔法可以保證能很快地消除抗拒的行為。
但可以用下列方法來縮短這段時間:
1. 要儘量避免和孩子發生較明顯的衝突。
讓孩子有機會決定自己的事情,
但有的事是無法讓孩子選擇的,
則應該明確反映出,
例如說“是午飯的時間了”而不是“你想現在吃午飯嗎?”
2. 強調紀律性,
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當出現抗拒現象時,
應盡你所能,
使孩子平靜下來,
但在平時也要教給孩子許多有關良好行為的知識。
如果在幾個月後,
孩子的消極行為或經常發脾氣仍無好轉,
就應該和專家談談,
這需要借助家庭以外的説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