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靈魂之窗。 因眼疾引起的視力障礙, 除了造成個人生活的不便外, 也會增加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雖然醫療技術進步, 大大提高眼疾治癒的機會, 但是仍有不少眼疾仍嫌發現太晚, 延誤治療時機。
特別是, 有些眼疾是嬰兒出生不久就出現的。 只要早期留意就可發現, 而早期適當的治療, 可獲得很好的療效。
以下列舉數種嚴重的嬰幼兒眼疾, 提醒家長注意:
一、貓眼
貓眼即瞳孔出現黃白色反光。 人們的黑眼珠中心有個瞳孔, 正常是暗灰色的。 若瞳孔呈現黃白色反光, 表示眼內不正常。
表現貓眼外觀,
Advertisiment
另外, 先天性白內障或早產兒視網膜症也會出現貓眼的現象。
前者可因先天遺傳或母體感染德國麻疹而得病。 後者則可能是因為早產兒的視網膜發育尚未完全, 再加上早產兒放置保溫箱, 高濃度氧氣的刺激所產生。 此兩種眼疾均需儘早治療, 以防視力惡化。
二、牛眼
牛眼即先天性青光眼。 這是一種先天性眼疾, 症狀在出生或出生三個月左右出現。 症狀包括怕光、流淚、眼皮攣縮、眼角膜變大且混濁不清。
Advertisiment
患眼的眼壓增高, 眼珠被撐大, 眼睛看來較正常人為大, 故稱牛眼。 此病若未能早期施行手術以控制眼壓, 則視神經將因而喪失功能。
三、膿眼
膿眼即新生兒眼炎。 胎兒經過產道出生時, 若不幸感染到包涵體披衣病毒、淋病球菌、葡萄球菌或肺炎球菌時, 即會造成化膿性結膜角膜炎, 甚至會破壞整個眼球。 這些化膿症狀在出生後一至十天發生, 須緊急以抗生素治療才能挽救眼睛。
四、淚眼
淚眼即嬰兒淚囊炎。 出生後一周內, 約有一半左右的嬰兒, 因為鼻淚管仍未完全通暢, 所以有淚液溢出之現象。
嬰兒到一個月大的時候, 百分之九十的嬰兒都已不再溢液。 但仍有百分之十的嬰兒,
Advertisiment
嬰兒淚囊炎在早期可以先按摩淚囊將膿樣物擠乾淨, 並點些抗生素眼藥水。 等到六個月大時, 絕大部分的淚囊炎可以痊癒。 少數六個月至十二個月大的嬰兒若持續有淚囊炎, 則需由眼科醫師施以淚管通條術, 將狹窄之鼻淚管通開, 以利淚水排流。
五、小眼
小眼即先天性眼瞼下垂。 它可以是遺傳而來, 但大部分病例原因不明。
小眼乃因眼瞼提肌發育不良所造成。
症狀是上眼皮向下垂, 想睜開眼睛卻睜不太開, 或將頭部抬高後仰, 而下巴呈現上舉之姿勢, 或用力睜眼時, 眉弓抬高。
若嬰兒出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