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女士做了媽媽以後, 婆婆就來照顧她和小孫子。 婆婆是從農村來的, 身體好, 能幹也能說, 一開始倆人相處還挺好。 但半個月以後, 薛女士的母乳就很少了, 不夠寶寶吃的, 需要添加牛奶。 白天還沒關係, 到了夜裡, 人累了一天, 睡得迷迷糊糊的, 寶寶半夜餓了要吃奶, 婆婆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便起床熱奶, 薛女士身體虛弱, 很不適應半夜起來“工作”。 於是, 面對寶寶的哭聲, 有時婆媳倆都木木的, 遲遲不願起床給寶寶餵奶, 慢慢的, 倆人心裡開始有一種心照不宣的推諉和責備。
有一天中午, 婆婆哄寶寶玩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更為關鍵的是, 寶寶屬於難養型氣質, 特別愛哭, 白天不睡長覺, 醒了就哭, 夜裡是個“吵夜郎”, 把大人搞得筋疲力盡。 婆媳倆常常會等待對方先做出反應, 這時候, 寶寶就會一聲高過一聲地哭,
Advertisiment
婆媳失和, 寶寶遭罪
很多大人都認為, 小嬰兒只有生理需要, 餓了就哭, 吃飽就笑, 有尿就撒, 困了就睡, 哪裡還有什麼心理需要?所以, 我們時常能聽到“小寶寶是最幸福的, 整天無憂無慮”之類的話。 其實, 對兒童心理有過深入瞭解以後, 你就會發現, 小寶寶不但“有憂有慮”, 有時他還會付出整個身心去排遣自己的不安和煩惱, 尤其能對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發出敏銳的反應。
Advertisiment
目前已經有研究發現, 嬰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建立起“內部工作模型”(IWM), 這是寶寶對自我、重要他人(如父母或其他看護者)及自我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的穩定的認知模式。 嬰幼兒在IWM的運行下, 依據自己對人際關係的“洞察”, 最終形成自己行為的組織化和整體化。 如果成人之間對待寶寶的態度和行為是矛盾的, 他就無法建立穩定的認知模式, 他的情緒、態度和行為也就常常顯得難以預料。 假如再遇上心急不耐煩的家長, 寶寶與家長之間的行為與情緒就形成互為因果的不良迴圈鏈, 導致寶寶的心情很累, 當然家長的心情也很累, 而且彼此之間還累得不明不白。
在家庭關係中, 婆媳之間的心理矛盾是潛在的、隱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