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女士做了媽媽以後, 婆婆就來照顧她和小孫子。 婆婆是從農村來的, 身體好, 能幹也能說, 一開始倆人相處還挺好。 但半個月以後, 薛女士的母乳就很少了, 不夠寶寶吃的, 需要添加牛奶。 白天還沒關係, 到了夜裡, 人累了一天, 睡得迷迷糊糊的, 寶寶半夜餓了要吃奶, 婆婆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便起床熱奶, 薛女士身體虛弱, 很不適應半夜起來"工作"。 於是, 面對寶寶的哭聲, 有時婆媳倆都木木的, 遲遲不願起床給寶寶餵奶, 慢慢的, 倆人心裡開始有一種心照不宣的推諉和責備。
Advertisiment
有一天中午, 婆婆哄寶寶玩的時候, 似有意似無意地說了幾句話, 讓薛女士心裡很難受。 婆婆對著寶寶說:"你看你這個媽媽呀, 連奶水都沒有了, 算什麼媽媽, 奶奶年輕的時候, 奶水多得你爸爸都吃不完!"有時候, 婆婆還會邊喂邊對寶寶說:"我的小孫子好命苦呀, 連奶水都吃不上!"雖然婆婆說的都是事實, 但薛女士還是有一種針紮般的心痛:自己怎麼就那麼無能呢, 母乳不夠遭婆婆的奚落, 一向沒輸過的薛女士不得不服輸。 因此, 有時她對婆婆和寶寶, 甚至丈夫都有一種無名的惱火。
更為關鍵的是, 寶寶屬於難養型氣質, 特別愛哭, 白天不睡長覺, 醒了就哭, 夜裡是個"吵夜郎", 把大人搞得筋疲力盡。 婆媳倆常常會等待對方先做出反應,
Advertisiment
婆媳失和, 寶寶遭罪很多大人都認為, 小嬰兒只有生理需要, 餓了就哭, 吃飽就笑, 有尿就撒, 困了就睡, 哪裡還有什麼心理需要?所以, 我們時常能聽到"小寶寶是最幸福的, 整天無憂無慮"之類的話。 其實, 對兒童心理有過深入瞭解以後, 你就會發現, 小寶寶不但"有憂有慮", 有時他還會付出整個身心去排遣自己的不安和煩惱,
Advertisiment
目前已經有研究發現, 嬰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建立起"內部工作模型"(IWM), 這是寶寶對自我、重要他人(如父母或其他看護者)及自我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的穩定的認知模式。 嬰幼兒在IWM的運行下, 依據自己對人際關係的"洞察", 最終形成自己行為的組織化和整體化。 如果成人之間對待寶寶的態度和行為是矛盾的, 他就無法建立穩定的認知模式, 他的情緒、態度和行為也就常常顯得難以預料。 假如再遇上心急不耐煩的家長, 寶寶與家長之間的行為與情緒就形成互為因果的不良迴圈鏈, 導致寶寶的心情很累, 當然家長的心情也很累, 而且彼此之間還累得不明不白。
Advertisiment
在家庭關係中, 婆媳之間的心理矛盾是潛在的、隱晦的, 同時也是持久的、深刻的, 具有很強的穿透力, 它不可能像夫妻矛盾那樣簡潔明朗, 處理起來比較容易挑明, 把話說在明處。 薛女士就陷入這樣的關係困境中, 婆媳之間認為彼此都應承擔照顧寶寶的責任, 而責任一旦擴散, 就等於誰都有責任, 誰也都沒有責任, 這種"心理拉鋸"影響了她們及時識別寶寶的心理信號, 寶寶在無望的等待和莫名的吵罵中建立不了穩定的"內部工作模型"。 疝氣是寶寶付出的身體代價, 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困難, 則是寶寶付出的心理代價。
2.以"家和萬事興"為婆媳共處的基礎隔代家教需要嫺熟的家庭成員相處技巧, 一些古訓是千錘百煉出來的精品,
Advertisiment
3.新爸爸要善於"和稀泥"婆媳關係是隱晦和持久的, 因養育寶寶而發生家庭矛盾是常有的事, 但是處理起來不如夫妻關係方便。 因此, 新爸爸要"隆重登場", 要主動承擔周旋家庭關係的責任, 善於"和稀泥",用自己的智慧把她們都"擺平"了。平時再忙,也要抽時間與寶寶的媽媽、奶奶交談,聽聽她們在觀念和態度上的分歧到底在哪裡,並且靈活調節好她們的關係,不讓她們在心理上產生疙瘩,因為大家都是為了寶寶好。如果爸爸把教育寶寶看成是女人們做的"家務事",不聞不問,那麼隔代養育矛盾得不到順利的溝通和化解,不但家庭關係受影響,寶寶的健康發展也受影響。
4.採納對方的可取之處婆媳兩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有著不同的生活、教育和文化背景,對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有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有過成功的教育經驗,婆婆成功地養育了自己的兒子,媳婦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教育經歷。所以,過去成功的記憶模式會影響兩人對寶寶的教育。但是,該教育寶寶什麼、怎樣教育寶寶,對兩代人來說都是個新課題,誰也不能太自信,需要兩代家長共同學習科學的早教知識,平等地商討和嘗試,善於吸取對方的可取之處,這樣才能給寶寶最好的教育。
5.順應寶寶自身發展寶寶的氣質具有先天性的差異,如果寶寶天生屬於易養型氣質,那麼新媽媽就很有福氣了,寶寶的生理節律比較有規律,適應性強;而造成家長身心都很勞累的天生難養型寶寶,其生活沒有規律,容易激動,經常啼哭,難以安撫,常常把家長也折騰得很情緒化。因此,難養型寶寶就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撫養要求,他要求看護者要鍛煉忍耐心、保持敏感心,慢慢適應他的需要,他才會平穩地適應外部世界。如果看護者按照書本上說的條條框框,或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而安排時間表來訓練寶寶,那麼得到的結果必然是"孺子不可教"。可見,教育並不是萬能的,對於新生寶寶,應該先順應他的"自身發展大綱"。
當然,老年人所謂"隨便寶寶哭,不妨大礙"的經驗之談也是很危險的,她們不知道寶寶從零歲開始就是一個"人"了,他們不但有生理需求,也有心理需要,放任寶寶的求救信號而不回應,會讓寶寶建立不良的IWM,最終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善於"和稀泥",用自己的智慧把她們都"擺平"了。平時再忙,也要抽時間與寶寶的媽媽、奶奶交談,聽聽她們在觀念和態度上的分歧到底在哪裡,並且靈活調節好她們的關係,不讓她們在心理上產生疙瘩,因為大家都是為了寶寶好。如果爸爸把教育寶寶看成是女人們做的"家務事",不聞不問,那麼隔代養育矛盾得不到順利的溝通和化解,不但家庭關係受影響,寶寶的健康發展也受影響。4.採納對方的可取之處婆媳兩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有著不同的生活、教育和文化背景,對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有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有過成功的教育經驗,婆婆成功地養育了自己的兒子,媳婦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教育經歷。所以,過去成功的記憶模式會影響兩人對寶寶的教育。但是,該教育寶寶什麼、怎樣教育寶寶,對兩代人來說都是個新課題,誰也不能太自信,需要兩代家長共同學習科學的早教知識,平等地商討和嘗試,善於吸取對方的可取之處,這樣才能給寶寶最好的教育。
5.順應寶寶自身發展寶寶的氣質具有先天性的差異,如果寶寶天生屬於易養型氣質,那麼新媽媽就很有福氣了,寶寶的生理節律比較有規律,適應性強;而造成家長身心都很勞累的天生難養型寶寶,其生活沒有規律,容易激動,經常啼哭,難以安撫,常常把家長也折騰得很情緒化。因此,難養型寶寶就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撫養要求,他要求看護者要鍛煉忍耐心、保持敏感心,慢慢適應他的需要,他才會平穩地適應外部世界。如果看護者按照書本上說的條條框框,或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而安排時間表來訓練寶寶,那麼得到的結果必然是"孺子不可教"。可見,教育並不是萬能的,對於新生寶寶,應該先順應他的"自身發展大綱"。
當然,老年人所謂"隨便寶寶哭,不妨大礙"的經驗之談也是很危險的,她們不知道寶寶從零歲開始就是一個"人"了,他們不但有生理需求,也有心理需要,放任寶寶的求救信號而不回應,會讓寶寶建立不良的IWM,最終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