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婚後如何協調好寶寶與丈夫的關係?

人有三態:父母態、成人態、兒童態, 不同場合呈現不同狀態, 以適應環境變化。 戀愛中的男女有一種常見的模式——父母態對兒童態。

男性呈父母態, 主動地呵護、照顧、無條件包容女性;女性則呈兒童態, 盡顯陰柔力量, 接受並充分享受男性主動的付出, 並認為這就是愛自己的表現, 男性也在對方認可的眼神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終於有一天雙方走入一個叫"婚姻”的殿堂。

在婚姻的最初階段, 這種模式也能維持一段時間, 直到兩者的關係被一個叫孩子的"第三者”發起挑戰。 夫妻在同一起跑線上,

Advertisiment
女性的適應能力要強過男性, 孕前準備與懷胎的一段時間, 女性不斷調整自己, 讓自己盡可能進入角色, 成為母親;男性則不同, 對於父親這個概念往往沒有切身的體會, 很多人會迷茫甚至恐懼。 可以說, 發令槍響, 夫妻雙方往前跑時, 丈夫要遠遠落後于妻子。

一個女人的成熟是做了母親之後, 而一個男人的成熟是在婚姻裡慢慢實現的。 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女性眼中那個曾經多麼偉岸、多麼強大的男性其實只是表像, 而婚姻裡最常見的狀態才是男人最真實的狀態, 從公婆手中接過的那個男人是個“半成品”, 打造"成品”的人卻是我們女性自己, 要不怎麼說一個女人決定了一個家族的未來呢!

帶孩子是異常辛苦且不產生經濟價值的活,

Advertisiment
心理上的失衡和體力上的透支嚴重考驗著寶媽們。 因為“慣性”,認為那個曾經那麼"愛”自己的男人會一如既往地呵護、照顧、無條件地包容自己, 可事實是, 這個時候的男性卻顯得那麼“笨拙”和"無力", 孤獨、無助、失望、懷疑、憤怒自然就產生了。

寶媽們需要瞭解並接受有孩子之後, 夫妻之間發生的一些變化, 既不是特例, 也不是偶然發生的, 而是普遍的事實, 這就是兩性的差異, 與愛無關。 最初的那種“父母對兒童”的戀愛模式, 加入孩子後, 需及時調整, 以應對較長一段時間獨自承擔養兒的辛苦與內心的無助、孤獨、失落, 照顧好自己, 學著管理自己的情緒與生活。

當不好的情緒來臨時, 接納它,允許自己有憤怒、不滿和傷心出現,

Advertisiment
待情緒穩定下來之後, 找個時機和老公進行適當的溝通, 不帶指責與批評地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和想要獲得的支持, 而不是將矛盾升級、針鋒相對地敵我鬥爭。

另外, 帶孩子也是個技術活, 閒時學點育兒技巧與兒童心理學, 瞭解孩子發育過程中的行為特點、心理需求, 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孩子。 採取恰當的育兒方法,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衡好孩子、家務、休息、心態等幾方面的關係。

兩性之間的"喜歡"是自然發生的, 但“愛”是需要學習的, 孩子的到來讓兩性突破自身的限制, 再次學習愛與被愛, 望各位寶媽帶著學習與成長的心態, 去接受新的挑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