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咪如何護理7-8個月寶寶尿便

寶寶大便護理

7-8月齡寶寶通常每天有1-2次大便, 呈細條形;也可能是黏稠的稀便, 無便水分離現象, 可呈黃色或黃綠色, 有的也呈黃褐色, 這與添加的輔食種類有關;本月寶寶的大便臭味增加了, 不再像單純乳類餵養時那樣“清淡”了。

個別寶寶可能一天要大便3-4次, 但只要不是水樣便, 寶寶也沒什麼異常表現, 就不用擔心了。 添加不同的輔食, 寶寶大便就會出現不同的改變, 比如次數增多了, 大便不成形了, 顏色發綠了等等。 這樣的變化都屬正常。 不要停喂輔食。 如果回到單純乳類餵養, 寶寶會發生饑餓性腹瀉,

Advertisiment
而且不會自愈。

與此相反, 有的寶寶卻是隔天或兩天才大便一次, 爸爸媽媽很是擔心。 擔心沒必要, 但要注意現察“只要寶寶大便不乾燥, 排便也不困難, 餵養方向也很正常, 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可以用這樣的辦法訓練寶寶排便:毎天在同定時間讓寶寶坐便盆一次,不超過2分鐘;寶寶坐便盆時, 媽媽在旁邊發出“嗯、嗯”的聲音, 做出使勁排便的樣子。 這樣持之以恆, 寶寶排便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7-8月齡寶寶易患感冒, 感冒後多數寶寶會出現大便異常, 主要是腹瀉。 這主耍是因為寶寶受病毒感染後, 服用了清熱解毒的感冒退熱藥物,停用藥物後對逐漸好轉, 如果同時合併了病毒性腸炎, 腹瀉症狀比較重, 就需要要治療了, 如果是藥物所致,

Advertisiment
感冒後, 特別是發燒時, 可使胃腸道消化功能減弱, 食量會減少, 媽媽不要強迫孩子吃更多的東西, 增加腸道負擔, 出現消化不良或腹瀉。

如果媽媽能夠掌握孩子的排便規律, 可成功地把孩子的大便接到便盆裡, 那就這樣做;如果讓孩子坐便盆, 孩子很反感, 甚至會以哭來抗議, 就不要強迫嬰兒必須把大便排到便盆中, 對於7-8個月的嬰兒來說,排便訓練是沒有宥效果的。

小便問題

7-8個月的嬰兒是離不開尿布的, 小便次數仍然不少, 如果媽媽每次都試圖讓孩子把尿排在尿盆裡。 就會很勞累。 倘若孩子小便比較有規律, 媽媽已經掌握了這些規律, 能把大部分的尿接在尿盆裡, 那也是很好的。

假如媽媽為了不讓孩子尿濕尿布,

Advertisiment
總是把孩子尿尿, 就有可能使孩子出現尿頻;不如放開, 讓孩子隨便尿在尿布上。

對於那些喜歡把尿的嬰兒, 媽媽要掌握好時間, 不要頻繁地把孩子, 找到孩子排尿的規律, 適時地把尿, 對以後尿便訓練是有幫助的。

小便是反映孩子是否缺水的一項指標, 如果嬰兒小便量少、色黃, 就是孩子缺水的信號。 夏季孩子通過皮膚丟失的水分比較多, 尿量會比冬天有所減少、但如果尿色發黃, 就說明尿液被濃縮了, 應該多喝水以稀釋尿液, 否則會加重腎臟負擔, 對嬰兒的健康不利。

冬天, 小便排到便盆中, 媽媽偶爾發現孩子的尿發白, 甚至像米湯樣的, 這是尿中尿酸鹽較多, 遇冷後結晶析出所致, 把尿液稍微加熱乳內色結品即消失。

Advertisiment
父母不要害怕, 這種情況在冬季時節發生, 讓孩子多喝水, 尿酸鹽濃度就會得到稀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