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咪忽略大寶,會惹出什麼風暴

處理不當, 對大寶有何影響

當大寶做出了各種各樣的“索愛”行為時, 說明他的內心正處於極度不安的動盪中, 如果父母沒有對大寶的心理行為做出恰當的回應, 或者處理方式不對, 容易對大寶的成長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

1. 影響親子關係:父母是寶寶最早依附的物件, 親子關係如果不穩定, 很容易發生衝突。

2. 拒絕上學或注意力不集中:大寶在幼稚園或學校時會擔心自己不在家, 爸媽就成為二寶的, 所以自己也想整天呆在家裡。 即使被迫去上學,大寶也難以安心, 情緒不穩定, 注意力不集中, 老是想著家裡的事,還可能會突然傷心地大哭。

Advertisiment

3. 加劇入園時的分離焦慮:二寶駕到, 大寶還處於心理適應期, 如果此時趕上第一次上幼稚園, 大寶的分離焦慮可能會更明顯, 適應期也會更長。

4. 影響人際關係:如果大寶覺得父母和家人都圍著二寶轉, 自己不被愛護和重視, 有可能在與人相處時個性變得退縮, 不敢主動。 當然, 也有另外的可能;擔心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別人搶走, 所以凡事都喜歡去爭搶, 很少考慮別人, 也不喜歡與人分享。

5. 行為問題:如果大寶氣質屬於外放型, 可能會用打人、罵人、大吵大鬧、搞破壞等方式宣洩內心的情緒;而內向型的寶寶可能會悶在心裡, 獨自難過, 偷偷地哭, 或者出現“怕黑”、“怕妖怪”、“不想自己睡覺”等行為。

Advertisiment

6. 影響自我認同:大寶一旦覺得父母不關注自己, 可能會拼命表現來獲得父母的認同, 認為自己的表現等同於自身的價值, 也等於被愛的條件, 爸爸媽媽愛或不愛我, 是因為我表現得好或不好。 長大後, 他們更可能會把自我價值建立在自己的成就、能力上, 一旦自己表現得不好, 就會非常焦慮,也比別人更害怕犯錯。

跟父母分享的幾句話

1. 大寶還是個孩子, 也需要爸媽的寵愛、呵護和照顧, 所以當大寶提出要求時, 別認為他是找麻煩, 更不要拿一句“你是老大”來搪塞, 否則會傷害大寶的內心。

2. 大寶出現各種“爭寵”行為時, 父母要有耐心, 包容他, 安慰他, 陪他度過這個過渡期。

3. 不要抱怨、責駡甚至處罰大寶, 更不要說類似“你再這樣,我就不愛你了”的話語,

Advertisiment
否則會加重大寶的焦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