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 天氣由寒逐漸轉暖, 中醫認為, 人體的陽氣也會順應季節變化, 從冬季的閉藏狀態, 開始由內而外地生髮出來。 但是, 春天孩兒面一天變三變。 小寶寶臟腑嬌嫩, 身體調節能力差, 在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的早春時節, 如果飲食起居照顧不當, 很容易生病。 然而, 春季護理寶寶的時候, 媽媽們卻常常會有些誤區。
“春捂”不是穿得多春季的氣候特點是, 氣溫變化大, 早晚涼, 中午有陽光時氣溫很快升高。 雖然整體氣溫在上升, 但時不時會有“倒春寒”。 所謂“春捂”是指, 要按照氣溫變化, 及時增減衣物。 過早地給寶寶脫掉棉衣,
Advertisiment
但過度地“捂”, 也會影響身體耐受力的形成, 不能適應天氣變化, 也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春捂講究“三暖二涼”“三暖”指背暖、肚暖、腳暖。 背部保持適度溫暖, 利於寶寶體內陽氣生髮, 可預防疾病, 減少受涼感冒的機會。 腹部保暖, 既能維護寶寶胃腸道的功能, 促進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又能防止肚子因受涼而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腳部皮下脂肪層薄, 保溫性能差, 又遠離心臟, 血液迴圈較差。 足底的神經末梢非常豐富,
Advertisiment
小寶寶屬於“純陽之體”, 本來火力就旺, 在乾燥的春季, 更容易上火。 很多媽媽一見寶寶上火,
Advertisiment
荸薺、蘿蔔清肺火 肺火的症狀是舌尖紅、舌苔白厚、咳嗽有痰、鼻塞、咽喉腫痛、流黃鼻涕。 春天天氣乾燥, 陽氣較盛, 這種外界環境, 很容易導致寶寶產生肺火, 這就不難解釋, 為什麼寶寶在這個季節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 另外, 寶寶本身臟腑功能較弱、飲食不節、喝水少, 穿得多、積食等, 也常會引發肺火。 去肺火的基本原則是清淡飲食, 不要吃過於油膩的食物、多飲水。 常見的去肺火食材是梨、荸薺、蘿蔔、菊花、櫻花。
山楂、山藥去胃火 胃火表現為舌苔白厚或發黃、口臭、不愛吃飯,
Advertisiment
枸杞、胡蘿蔔降肝火 肝火旺的表現是, 面色紅赤、胸悶氣滯、打嗝氣逆、情緒煩躁、多動、眼幹、口乾舌燥、口苦口臭、睡眠不穩、舌苔增厚。
Advertisiment
苦瓜、百合防心火 舌尖潰瘍、煩躁易哭鬧、睡眠不佳、夜間驚醒、盜汗、口乾等, 都是心火旺的症狀。 寶寶有心火的常見原因是驚嚇, 比如被摔了—下或者看見了恐怖的場面。 此外, 寶寶感冒發燒導致的餘熱不盡, 也是引發心火的常見原因。 降心火的基本原則是清淡飲食, 讓寶寶保持心情舒暢, 溫度適當。 可以多食用蔬菜水果, 以及性寒而味苦的食物, 如苦瓜、苦菜等食物, 多食酸棗、紅棗、百合等養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