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一走,寶寶就哭鬧不撒手?做好這3點寶寶自然乖乖聽話

大家是不是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每當媽媽要離開去上班時, 寶寶就死不撒手大哭大鬧, 一刻都不願意離開媽媽, 怎麼哄都沒用, 真心讓媽媽頭都大了!

其實這就是俗稱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與某個人建立了親密的情感關係後, 又要跟他/她分離時, 心裡產生的傷心、痛苦的情緒, 並可能通過各種行為表示拒絕分離。

為什麼會有分離焦慮?

很多媽媽會覺得, 為什麼以前寶寶小時候沒這麼嬌氣, 為什麼現在大了反而開始變得嬌氣鬧騰?其實分離焦慮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不同程度的存在。

Advertisiment

寶寶逐漸成長, 認知能力提高後, 能分清楚親近的人和不那麼親近的人。 對大一點的寶寶來說, 分離焦慮是跟媽媽的相處讓他們有非常舒適的安全感, 而分離卻讓他們失去安全感的體現。

比如對未知事物的安全感不足, 因為寶寶無法對與媽媽分開後的事情做出預期, 這就造成了寶寶安全感大幅下降, 為此感到慌張恐懼, 尤其是1歲左右的寶寶, 分離焦慮最為劇烈, 所以寶寶在分別時常常哭得撕心裂肺。

分離焦慮最不能做的兩件事

1、不辭而別

這是最最不可取的行為, 很多家長選擇用其他東西吸引寶寶注意力, 自己悄悄離開, 其實這會對寶寶造成非常大的心靈傷害。

上面說過分離焦慮的很大原因是因為無法對分開後的事情做出預期,

Advertisiment
從而安全感下降, 而父母的不辭而別, 讓寶寶驚愕發現媽媽突然不在了, 面對不可預料的事情, 這得多麼慌張!

他會因此更加恐慌, 更粘媽媽, 即使和媽媽在一起也無法安心, 對心理成長和安全感培養有很大影響。

2、父母情緒焦慮

是的, 分離焦慮不止是寶寶, 父母也會有, 比如媽媽擔心孩子不熟悉陌生環境, 擔心孩子在幼稚園發生安全問題等, 從而在離別時自己也依依不捨, 焦躁不安。

如果父母不能處理好自身的分離焦慮情緒, 會很大影響到寶寶, 寶寶就是捨得也變不捨得了。

分離焦慮如何應對?

1、提前預告, 愉快告別

爸爸媽媽要離開, 可以提前給寶寶作一個“預告”, 例如說“麻麻明天要去上班,

Advertisiment
晚上(或週末)就會回來跟寶寶玩”, 讓寶寶做好一定心理準備, 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在告別時最好不要太過拖拉, 可以先陪寶寶玩一會兒, 用愉快的情緒告知孩子自己要去哪裡, 要做什麼, 告訴寶寶一個確定的回來時間, 讓寶寶有明確的期待。

堅持一段時間, 寶寶就會明白, 媽媽離開是必須的, 但媽媽真的會回來, 回來後會陪他玩。 讓寶寶消除對事物不確定性的疑慮, 自然就有了安全感。

2、提前熟悉新的撫養人和環境

父母要離開寶寶, 換由長輩或保姆照顧時, 可以提前一段時間讓寶寶熟習新的撫養人。 而對於即將就讀幼稚園的寶寶, 媽媽可以提前帶寶寶去幼稚園參觀玩耍, 並且告訴他“以後你就在這裡跟其他很多小朋友玩”。

Advertisiment

3、平時多外出多接觸他人

從寶寶1歲起, 父母就應該有計劃地多帶孩子外出, 多接觸其他人, 並且鼓勵寶寶主動與其他人交往, 這樣有助於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同時也可以有效降低寶寶對爸爸媽媽的依賴感, 也能一定程度提高安全感。

結語

分離焦慮, 這是養育過程當中必然存在的環節和經歷。 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安全感缺失所造成的後果, 上面所說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應對寶寶的分離焦慮, 但是顯然寶寶的安全感培養才是問題解決的關鍵環節。

超過80%的父母不重視或者不懂得培養寶寶的安全感, 以至於到了與寶寶分離時哭鬧不止, 鬧得束手無策才開始重視安全感問題。

安全感缺失不僅影響幼兒時期,

Advertisiment
在成年時期都會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比如社交恐懼、缺乏自信心、對伴侶缺乏信任感等等, 都是孩童時期父母不關注安全感培養而造成的, 而這些負面因素直接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工作、婚姻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

安全感培養究竟該不該重視, 相信媽媽們心中已有定論, 而究竟該如何培養安全感, 這是一個需要長遠關注學習的過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