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休完產假就上班,對孩子有不良影響嗎?

朋友是一家外企的中層管理者, 最近在家休產假。 前幾天聊天, 朋友有些憂慮的告訴我, 她現在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在家帶孩子, 還是回到工作崗位。

朋友本是一個偏重事業的女性, 在外企努力打拼了好幾年才有了現在的職位, 再拼搏幾年成為高管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朋友本打算休完產假就立即回到公司上班。 但孩子出生後, 公婆和先生都多次勸說她辭職在家專心帶孩子, 說"幼兒需要媽媽陪伴", "三歲看到老", "沒有媽媽親自帶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等等。

朋友也問過身邊別的媽媽什麼意見,

Advertisiment
似乎眾說紛紜, 眼看產假還剩一個來月, 她越來越焦慮——是向公司提出辭職, 還是準備回到工作崗位呢?

朋友面臨的問題可能是很多媽媽面臨的問題——母親在孩子嬰幼兒時期選擇回到工作崗位, 會對孩子身心發展造成消極影響嗎?

最近康乃狄克大學人類發展和家庭研究學院的Lombardi教授發表了一篇研究, 研究覆蓋了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三國, 研究結果發現母親在孩子出生以後回歸工作場所, 對孩子的發展並沒有什麼害處(Lombardi, C.M, 2016)。 這項研究涉及的孩子出生在2000年後。 2000年後, 這三個國家種的女性在生產後兩年內回歸工作崗位的概率越來越大。 在美國, 大概有70%的母親在孩子出生後兩年回歸工作崗位, 澳洲和英國這個數字大概是60%。

Advertisiment

研究發現, 當孩子入學以後, 那些母親在孩子出生後兩年內就回歸工作場所的孩子與那些接受母親直接照顧至兩歲以後的孩子與相比, 認知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執行能力等)以及行為技能並沒有什麼差異。

他們還發現, 對於美國低收入家庭, 若母親在孩子出生後9個月內開始工作, 孩子的認知能力會有一些提高;而母親在孩子出生後9到24個月內開始工作, 孩子的行為問題更少。

對於中等收入家庭, 母親是否在孩子出生後9個月內回歸工作場所, 對孩子以後的發展似乎沒什麼影響。

這一項研究說明, 在這三個國家中, 母親很早回歸工作場所對孩子發展不會有害處, 甚至對於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還有好處。

Advertisiment

這項研究的結論與2011年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調查結果相符合, 2011年的研究也發現, 在孩子出生頭3年任何一個時間, 孩子開始不由母親直接撫養照顧, 對孩子既沒消極影響也沒積極影響(Jaffee,S.R.2011)。

但這項研究也發現, 在這三個國家裡, 母親若從事兼職工作, 對孩子的發展有著不同影響。

在美國, 母親若從事的是兼職工作, 對孩子的行為有消極的影響——孩子的社交技能會比較差, 並且會有更多的行為問題。 但是在英國和澳洲, 如果母親在孩子出生後9個月到24個月內參加兼職工作, 反而對孩子行為技能發展有些益處。

為什麼母親若在孩子出生後不久從事兼職工作會對孩子發展造成消極影響呢?可能的原因是, 在美國兼職工作的收入比英國和澳洲低,

Advertisiment
而且沒有醫療保險、病假事假險, 若母親從事的是兼職工作, 其付出的時間成本折算下來高於母親照顧孩子的成本。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 對於高收入家庭, 母親在孩子出生後不就回歸工作場所, 似乎對孩子有一些消極影響。

這也很好解釋, 但是對於高收入家庭, 母親為了一份收入而付出的心理和社會成本似乎並不能完全彌補沒有陪伴孩子的時間。

這樣看來, 母親的收入對家庭經濟狀況有多大影響似乎對家庭和孩子成長才是關鍵。

若整個家庭屬於高收入家庭, 而母親的收入並不能夠為家庭貢獻特別多, 此時若母親回歸工作崗位似乎對孩子發展會有一些的消極影響;但是若母親收入對家庭經濟貢獻比較重要,

Advertisiment
則母親回歸工作崗位對孩子發展可能有積極影響, 尤其是低收入家庭。 因為貧窮本身對兒童的生理及心理發展有著消極影響, 而母親若能貢獻一份收入, 則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夫妻的經濟壓力會減少。

朋友和先生目前收入差不多, 還有一套房子正在還貸款, 雙方父母也只是工薪階層, 目前已經退休可以在白天幫他們照顧孩子。

如果朋友辭職在家, 他們這個小家庭的收入將減少一半, 經濟負擔將主要轉移到先生身上。 但如果她繼續工作, 能夠為他們這個家庭帶來更寬鬆的經濟環境, 也能夠提升她本人的自我價值感。 根據這個研究結論, 中等收入家庭母親在孩子出生後9個月內回歸工作場所, 對孩子以後的發展似乎沒什麼影響,而朋友自己又願意工作,她本人也希望能夠追求自己職業上的價值感,在這種情況下,她參加工作似乎才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對孩子以後的發展似乎沒什麼影響,而朋友自己又願意工作,她本人也希望能夠追求自己職業上的價值感,在這種情況下,她參加工作似乎才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