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們產後要小心自己出現子宮脫垂

小心“產後子宮脫垂

除了以上所說的子宮復原不全以外, 產後子宮脫垂也是影響產婦子宮健康的又一疾病。 正常子宮的位置是前傾前屈的, 子宮頸在坐骨棘水準以上。 這個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宮的韌帶來支持的。 如果這些組織發生了損傷或過度鬆弛, 子宮就會沿陰☆禁☆道下降, 甚至全部脫出於陰☆禁☆道口以外, 這就是所謂的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

分娩時用力不當, 例如有的產婦子宮口尚未開全, 即過早屏氣、使勁, 分娩時未能很好保護會陰, 產後又未能及時修復, 導致子宮的支援組織鬆弛或撕裂,

Advertisiment
產後經常仰臥;產後過早活動, 尤其是過早從事重體力勞動, 如提拉重物, 長時間蹲位、立位等等, 這些原因都可能會引起產後子宮脫垂, 影響產婦的子宮健康。

子宮復原靠收縮

按摩子宮+中西藥子宮收縮劑

子宮恢復靠收縮, 但子宮收縮靠什麼呢?靠自然機制。 也就是生產發動之後, 子宮就不斷地收縮, 排空了再排空, 讓子宮腔不會有空隙。 我們傳統上教導產婦按摩子宮, 使用子宮收縮劑, 或是中醫使用生化湯, 都是輔助的角色。 其目的還是引導子宮不斷地收縮, 直到沒有出血且子宮腔保持淨空為止。

女子宮收縮不良會有大出血的危險

當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是殘留有胎盤時, 子宮會先被血塊填塞;然後,

Advertisiment
子宮平滑肌就會停止收縮, 這時候就是所謂的子宮收縮不良, 會有大量出血的危險(血崩)。

子宮收縮劑VS生化湯

為了預防產後大量出血, 醫生通常會用子宮收縮劑。 但是, 民間自古又流傳用生化湯來去瘀活血, 作為產後幫助子宮恢復之用, 到底應不應該用?又或者如何使用呢?


生化湯

依照臨床經驗, 在產後, 子宮自然會有收縮排血的機制, 如果發現有產後出血過多的現象, 使用子宮收縮劑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作用發揮會比較快。 至於生化湯的使用是老祖宗的智慧, 但是也不必將其蒙上神秘的面紗。 生化湯本身的成分在中醫看來, 有化淤血、補血的作用, 化掉的淤血(血塊)流出來之後, 子宮自然會收縮, 所以生化湯比較適合在產褥期的保健用。

Advertisiment
所以說醫療方面使用收縮劑主要是防止產後出血之用, 而生化湯對於產褥期“幫助”子宮恢復則有顯著的效果。

小貼士:

五招令子宮快復原

1、產後應及時排尿。 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臥位。 產後6~8小剛, 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 第二天應下床活動, 以利於身體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 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 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 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產後應該哺乳。 因為嬰兒的吮吸刺激, 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 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陰部衛生。 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5、剌激乳☆禁☆頭可幫助子宮收縮。 除了西藥跟中藥調理之外, 在產後初期按摩子宮底,

Advertisiment
讓子宮肌肉受刺激收縮, 是最自然的方式。 還有, 讓寶寶吸吮母乳也會刺激子宮收縮。 但是沒有哺喂母乳的產婦怎麼辦呢?依照子宮收縮的生理原理, 刺激乳☆禁☆頭會讓人體產生子宮收縮素, 所以按摩乳☆禁☆房或是熱敷乳☆禁☆房都會產生相同的效果, 這就是用物理的方式來促進子宮收縮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有媽媽們產後做瑜伽嗎?

    產後瑜伽是促進骨盆腔血液迴圈的運動,不管是剖腹產還是自然產,在這個期間都可依個人體質及傷口癒合情況逐漸開始練習。產後瑜伽替位法中的很多動作都有苗條身材、保護內臟及柔軟肌肉、增加彈性的功效。練瑜伽對產... [詳細答案]

  • 3回答

    媽媽在產後要注意什麼呢?

    你好。在產後,建議一定要注意私處的清潔衛生。在洗澡的時候,儘量避免盆浴,採取淋浴,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接觸私處的水流的污染程度,使得細菌、病菌等不容易接觸私處,侵入陰☆禁☆道,從而降低炎症的感染和疾病的發... [詳細答案]

  • 6回答

    媽媽們產後還在哺乳期要如何減肥有效果呢

    你好建議在產後不要減肥,產後要細心的照顧小寶貝,晚上很辛苦;白天還要照顧家庭。建議減肥在斷奶後再計畫減肥。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媽們產後還是會痛經嗎?痛經要怎麼辦?

    這個不好說的,有的人確實生完孩子就不痛經了,但是有的人反而是生完孩子後才痛經的,如果生完孩子後不痛經就不會有“產後痛經”這個術語了。無數例證已經證明:不管生沒生孩子,痛經都有可能發生。痛經受到體內激...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媽們產後都有頭痛的症狀嗎?

    產後的寶媽經歷了生產之後身體比較虛弱,氣血兩虧,容易得一些類似於頭痛的症狀,這是因為生產耗盡了媽媽的全副精力,而生產完之後寶媽又要給寶寶餵奶,照顧寶寶衣食住行,忽略了自己的休息,又不注意飲食,因此就...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