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們要學習一下剖腹產傷口的知識

我們都知道剖腹產的分娩方式是一種不通過陰☆禁☆道, 直接由醫生在對應的地方開一道傷口將寶寶取出。 而這種分娩方式雖然避開了對陰☆禁☆道的傷害, 但是卻在媽媽的肚子上留下了一道傷口。


剖腹產傷口知識

剖腹產刀口順序

所謂的剖腹並不是劃開一刀就能取出胎兒, 依據台安醫院的剖腹生產手術說明書, 剖腹的方式是先在孕媽咪下腹部劃開約15公分左右的傷口, 再依序切開皮下脂肪、肌膜、腹肌、腹膜層、子宮肌肉層, 最後是劃開羊水腔, 然後娩出胎兒。 在取出胎盤後, 再依序縫合以上各層, 最後再以可吸收的細線縫合腹部皮膚。

Advertisiment

腹部傷口外觀

很多媽咪會關心的剖腹傷口指的是醫師劃的第一刀, 陳芳怡醫師表示, 通常劃開腹部的方式有橫切與直切, 橫切法所留下的傷口會比較美觀, 且位置在下腹部, 大約是恥毛齊平(pubic hairline)的位置, 這個位置並不明顯, 媽咪產後照樣可以穿露肚裝。 目前通常會以這個方式劃開腹部。

而直切法的優點是簡單快速, 劃開後進入子宮取出寶寶的速度較快, 通常在緊急的情形下會採用這個方法, 不過相對而言, 它的缺點就是傷口較大, 疤痕也會較明顯可見。

子宮切法

剖腹的最後一刀就是切開子宮, 陳芳怡醫師表示, 切開子宮的方式可分為四種:

1、傳統直切(classical)

2、T形法(T-shape)。

3、下段直切(Low-vertical)

4、下段橫切(Low-transverse), 陳芳怡醫師表示,

Advertisiment
目前一般的作法是採取子宮下段橫切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