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要根據寶寶年齡為他講故事

給寶寶講故事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最為常做的一項早教活動, 因為故事裡面的情節可以讓寶寶的智力得到發展, 開拓孩子的眼界。 可能很多媽媽都會說, 不就是給孩子講故事嗎?誰不會啊, 可現實中就有很多媽媽犯下講故事的錯誤, 因為不是每一個故事都適合寶寶, 要根據寶寶的不同年齡而正確給其講故事。

半歲以內的寶寶可以這樣講故事:

豐富性

和寶寶相處時, 可以經常和他對話, 因為媽媽多說話可以將豐富寶寶的表達能力, 慢慢地寶寶就學學著你說話了。 多用實例的形式來引導寶寶的敏感期並觀察孩子是什麼反應。

Advertisiment

說童謠

有節奏感的兒歌或詩歌對孩子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也是早教的好方法, 在給孩子唱這些小兒歌時可以同時做簡單的動作吸引孩子的注意。 這樣孩子可以從媽媽的動作中領略和理解圖像中的事物, 使其想像力更加豐富。

多讀

平時媽媽給寶寶所講的故事要與寶寶生活有關, 這樣在他的年齡範圍內, 寶寶的心理才會得到自然的發展, 對故事才更加感興趣。

給7-12個月寶寶講故事時這樣做:

考慮主題

選擇故事書時要選擇寶寶喜歡的內容, 比如嬰幼兒系列圖書, 再進行個性化的講說。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可以用聲音、模仿和表演的形式給寶寶展示故事裡面的內容。 這樣對寶寶的記憶、邏輯、想像等也是一個好的鍛煉方式。

Advertisiment

只有寶寶故事感興趣, 就會容易記住, 形成良好的記憶能力, 對日後的學習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所以在給7-12個月寶寶選故事書要慎重, 根據這個年齡段來選擇孩子喜歡的內容。 否則不但寶寶不感興趣, 也起不到早教的作用。

聯繫現實

把故事書中的內容和現實聯繫起來, 帶孩子外出時見到和平時給寶寶講的故事上的內容一樣的物體或動物, 可以問孩子, 這樣可以勾起孩子的回憶, 故事的同時轉化成一種親子互動, 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專注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市面上各種各的的幼兒故事事珠琅滿目, 媽媽們要根據自家寶寶的實際年齡來選擇相關的故事內容。 只有寶寶喜歡聽、感興趣了,

Advertisiment
你講的故事才有作用, 不然寶寶既不喜歡, 媽媽也白費心機。 嚴重時還會起反作用, 會引起寶寶對閱讀不感興趣或出現抵觸的學習情緒, 不利於將來的學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