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 是人體的一種自然功能, 是人類繁衍後代的本能行為。 產婦和胎兒都具有潛能主動參與並完成分娩過程。 但在次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情況, 如何正確科學的應對產程中的意外?
宮縮
通常在懷孕37周時, 醫生會根據你的胎兒大小及骨盆大小作出鑒定, 初步判斷你是否可以陰☆禁☆道分娩。 但即使決定了你可以陰☆禁☆道分娩, 也必須要經過產程試產, 也就是說還有生不下來的可能, 因為決定分娩的因素不僅是胎兒大小及骨盆合適, 更重要的是看產程中產力即宮縮是否好及胎頭的枕骨位置是否正確,
Advertisiment
子宮收縮乏力
良好的子宮收縮應該是宮縮間隔2~3分鐘一次, 持續40秒左右。 宮腔壓力>50mmhg(指壓子宮肌壁不出現凹陷)。 如果宮縮持續時間短, 間歇時間長且不規律, 宮縮高峰時用手指壓子宮底部肌壁仍可出現凹陷, 我們就稱之為子宮收縮乏力。 這是最常見的一個問題, 尤其是高齡產婦更容易出現。 產力是分娩的動力, 它同時又受胎兒、產道及產婦精神心理因素的制約。 對分娩有顧慮的產婦, 尤其是35歲以上的初產婦, 精神過度緊張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 再加上睡眠減少,
Advertisiment
枕位異常
如果是頭位, 即以頭為先露先進入骨盆入口就是正常胎位。 但是胎頭在下降過程中還有一個枕位的問題。 骨盆的入口平面是一個扁的橢圓形, 所以胎頭入盆時一般是以枕橫位即胎頭枕骨位於母體的側面入盆的。 進入到中骨盆時(即宮口擴張5cm時), 骨盆形態變成了左右徑小, 前後徑長的漏斗形, 為適應骨盆的形狀,
Advertisiment
宮口擴張緩慢
媽媽們要知道
在潛伏期(即宮口擴張3cm), 最慢的宮口擴張速度為每4小時擴張1cm, 而活躍期(即宮口擴張3~10cm), 最慢的宮口擴張速度為每小時擴張1cm。 如果宮口擴張速度小於以上標準, 就叫做宮口擴張延緩。 它可能由於胎兒相對於骨盆過大、胎兒枕位不好或產力不好引起。
羊水污染
正常時羊水是清亮的, 其內混有白色的胎脂。
Advertisiment
胎心監護圖形異常
胎心監護圖形比聽一次胎心能更快、更早、更準確地反映胎兒缺氧的情況。 在臨產之前或臨產早期, 由於宮縮不強, 胎兒即使有輕度缺氧也表現不出來。 隨著產程的進展, 宮縮逐漸加強, 胎兒則有可能忍受不了宮縮時的缺氧, 而表現出胎心監護圖形的異常。 醫生可能會根據胎兒宮內儲備能力及產程進展情況來決定哪種分娩方式對母體和胎兒更有利。
產後出血
Advertisiment
胎兒娩出後, 有時出血過多, 如24小時內出血大於500ml就叫做產後大出血。 引起產後出血的原因可以有:①宮縮乏力:可能由於胎兒過大, 產程過長等引起;②胎盤胎膜殘留:胎盤排除後, 有部分胎盤或胎膜組織仍殘留在宮腔內;③軟產道損傷:胎兒娩出過程中可能造成宮頸、陰☆禁☆道壁及會陰的裂傷而引起出血;④凝血功能異常:可能是以往有凝血障礙性疾病, 如血小板減少、血液病, 也可能是本次懷孕有一些併發症, 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盤早剝、羊水栓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