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做不到,就請別要求幼稚園老師

【外出防曬】小朋友的皮膚都比較敏感, 太陽一曬就會紅、就會黑、甚至破皮, 於是在雨季剛過去的一周, 媽媽就帶了一支防曬霜交給老師, 早晨送明明去的時候, 媽媽在家裡幫小朋友用;而午睡起來, 就請老師幫忙, 這樣在外面曬著太陽玩, 也不用太擔心了。 雖說防曬霜是交給老師了, 而且也按幼稚園的要求填了相關表格, 那麼按規定, 老師就有“義務”每天下午幫明明用(注意媽媽這裡“義務”二字用了引號);但…媽媽私下裡對老師說的則是, 如果能幫明明用, 那麼媽媽非常感謝;如果萬一哪天特別忙, 或者就是因為疏忽而忘記了,

Advertisiment
也沒問題, 不用太當回事, 老師聞聽此言, 連聲道謝, 一再說媽媽要求低且非常通情達理。 畢竟, 這也是媽媽麻煩老師的事情, 而且再說了, 即使是媽媽, 有時帶小朋友出門, 還有偷懶或忘記幫明明用防曬霜的時候, 更何況需要同時照顧多個小朋友的老師?

【糾正挑食】說實話, 明明還是小有挑食的, 也許是叛逆期的緣故, 但也許就是不喜歡, 不管怎麼說, 媽媽送明明去幼稚園, 當初是抱著能夠利用老師的威力和同伴的影響, 糾正明明挑食的壞毛病, 但目前看來效果也不理想。 也許, 媽媽也可以要求老師“一定不能讓明明挑食”, 但…這樣真的能有效果嗎?如果對於最瞭解小朋友的媽媽來說, 每天只面對明明一人,

Advertisiment
都無法糾正這個壞毛病, 那又奈老師如何?還是不要為難老師, 媽媽平日裡自己多想想辦法吧!

【提醒如廁】三歲的小男生, 剛剛完成如廁訓練, 幼稚園裡那麼多好玩的玩具、又那麼多新鮮的事物, 對於貪玩的明明來說, 很多時候玩著玩著就顧上不去廁所了, 等到想起來要去了, 要麼來不及了, 要麼就是已經小便在褲子裡了, 於是乎, 剛去幼稚園之初, 明明曾經有過一天之內連續尿濕兩條褲子的經歷。 媽媽晚上去接小朋友的時候, 老師很不好意思地向媽媽道歉, 說是因為自己的疏忽而沒有及時提醒明明去上廁所;媽媽趕緊說, 沒關係, 其實在家裡也是這樣, 都是貪玩惹的禍, 不是老師的過錯, 是明明自己的問題, 對於媽媽來說,

Advertisiment
就是回家多洗兩條褲子嘛, 有什麼關係?而且媽媽還非常感謝老師及時幫小朋友更換了尿濕的髒褲子。

【更換衣服】有幾次明明穿著長袖衣服去幼稚園, 可能洗手的時候不小心袖子濕了, 老師可能也沒有注意到, 因此也就沒有及時為明明更換衣服, 還是媽媽下午去接小朋友之時發現的。 明明穿著袖子濕濕的衣服, 媽媽心裡也不舒服, 但對老師還是沒有半句的怨言;其實明明自己在家裡洗手, 也有袖子濕了而媽媽沒有及時發現的情況, 更何況幼稚園裡需要同時照顧很多小朋友的老師?媽媽都做不到及時發現和為明明更換(有時就是因為偷懶而不換), 因此更不可能去要求老師。

【整治脾氣】TerribleTwo和HorribleThree, 在明明身上可謂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Advertisiment
這也是小朋友自主性強的表現吧!在家之時, 媽媽還可以耐下心來, 與明明擺事實、講道理, 少則幾分鐘, 多則幾十分鐘;那麼在幼稚園, 明明也有發脾氣的時候, 老師也會耐心地與小朋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但畢竟還有很多其他的小朋友, 老師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因此, 在整治小朋友壞脾氣方面, 雖說媽媽也是很希望(甚至是渴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但還是沒有做任何的要求, 只是告訴老師follow the classroom rule就可以了。

【要求午睡】自從滿兩歲半, 午睡對於明明來說, 就已經是可有可無的了。 本想著去了幼稚園, 活動量增大了, 又有同伴的榜樣力量, 小朋友是不是會乖乖地睡呢?也並不如此。 媽媽真的是希望明明中午可以睡一覺,

Advertisiment
這樣下午接回家就不會因為又困又累而發脾氣了, 但…週末在家, 媽媽都無法要求明明午睡, 那麼又如何能夠向老師提出如此的要求?

【貪玩好動】看著每天明明帶回家的功課, 有些做得還很不錯, 但有些明顯得心不在焉, 一看就知道是小朋友不願意坐下來好好寫或畫。 媽媽真的很想請老師要求明明坐下來, 好好寫, 好好畫, 玩心不要太重, 但...對於玩就是“工作”的三歲小男生來說, 媽媽都做不到這一點, 對老師的要求又從何談起?

【磕碰受傷】晚上爸爸幫明明洗澡, 經常會發現小朋友身上, 這青一塊、那破一塊的, 但說心裡話, 媽媽對於明明的這些傷都是從何而來, 真的無從知曉, 想必老師也不知道吧!其實, 明明在剛會爬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發現小朋友身上“傷痕累累”,就連彼時每天守在小朋友身邊的媽媽都不知情;那麼對於三歲的小朋友來說,磕磕碰碰、摔倒受傷,都是在所難免的,媽媽更不可能要求老師去注意或避免這些。在安全方面,只要沒有大的出入,媽媽都是可以接受的。

媽媽最後語:將心比心,媽媽獨自一人照顧明明,也可以說是一對一的,有些事情都做不周到、都有忘記的時候,那麼老師每天要面對10-12個小朋友,又怎麼可能將所有的精力放在某一位小朋友身上?老師也不是超人,工作一天也會累,也有耐心耗盡之時,因此媽媽對於明明的老師,一貫堅持的態度便是,如果能夠幫助小朋友,那麼媽媽非常感謝;如果做不周到或有疏忽之處,那麼媽媽也是完全理解的;三歲的小朋友了,也應該是個獨立性很強的小社會人了,因此媽媽需要加強的,不是對老師的要求,而是對明明的訓練。

明明在剛會爬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發現小朋友身上“傷痕累累”,就連彼時每天守在小朋友身邊的媽媽都不知情;那麼對於三歲的小朋友來說,磕磕碰碰、摔倒受傷,都是在所難免的,媽媽更不可能要求老師去注意或避免這些。在安全方面,只要沒有大的出入,媽媽都是可以接受的。

媽媽最後語:將心比心,媽媽獨自一人照顧明明,也可以說是一對一的,有些事情都做不周到、都有忘記的時候,那麼老師每天要面對10-12個小朋友,又怎麼可能將所有的精力放在某一位小朋友身上?老師也不是超人,工作一天也會累,也有耐心耗盡之時,因此媽媽對於明明的老師,一貫堅持的態度便是,如果能夠幫助小朋友,那麼媽媽非常感謝;如果做不周到或有疏忽之處,那麼媽媽也是完全理解的;三歲的小朋友了,也應該是個獨立性很強的小社會人了,因此媽媽需要加強的,不是對老師的要求,而是對明明的訓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