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吃得好 奶水就會多?

社會上常有這樣的說法:“媽媽吃得好, 奶水就多。 ”這話在填飽乳母肚子的前提下並不正確, 研究表明, 乳母吃得好壞並不影響泌乳量。 媽媽吃得好 奶水就會多?

1、讓嬰兒吃全奶 貯存於乳☆禁☆房中的奶有前奶(第一部分)、中奶(第二部分)、後奶(第三部分)之分, 其營養素含量各不相同: 故每次餵奶, 要讓嬰兒吃空左右兩奶。 如果乳母奶水多, 或嬰兒有病等原因而吃不掉, 則讓嬰兒先吃空一隻奶, 再根據情況處理。 是腸胃病的, 不吃另一側奶的後奶;如是嬰兒身體瘦弱, 或體重增加過慢, 可將前奶另行處理, 只吃後奶,

Advertisiment
以增加脂肪;如嬰兒體重超重, 需要控制乳汁攝入量, 則將後奶另行擠出處理, 減少熱量, 有利減肥。 不論何種情況, 吃不完的奶水都要排出, 這樣有利乳汁分泌, 以備不時之需。

2、泌乳量多少與嬰兒體重差異有關 整個哺乳期的泌乳量不是一成不變的, 母體之間也有差別, 其基本規律受 三個因素制約 一是嬰兒的生長因素。 哺乳期的頭6個月, 由初乳每天250毫升, 隨著嬰兒體重的逐漸增加而增加;約在6個月左右, 嬰兒體重為初生體重一倍時, 母乳泌乳量達到最高峰, 約1000毫升;9個月後開始下降, 至1歲半時尚有800毫升。

二是嬰兒體重的個體差異。 科學家研究證實, 單胎母親每天大約泌乳800~1500毫升不等;雙胎母親則達到2500毫升, 可滿足兩個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

Advertisiment
一個瘦小母親如生下一個大胖小子, 其泌乳量就比大個子母親生下小個子嬰兒要多。 說明乳母體內存在著精確的調節機制, 能以最佳方式, 使體重不同的嬰兒都能得到其組成合理平衡的營養。 但早產兒、多胞胎、低體重兒在出生一個月後出現“追趕生長”現象, 有的乳母的泌乳跟不上嬰兒生長需要, 應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補充適合嬰兒食用的乳製品。

三是疲勞和精神因素。 乳汁的產生是腦垂體分泌的泌乳素和神經系統控制的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結果。 大凡乳母過於勞累、精神緊張、過分擔憂、生氣等, 都有可能即時減少乳汁分泌。 當這些因素消失後, 又會立即恢復正常泌乳。 尤其是職業婦女, 產假期滿上班,

Advertisiment
常因睡眠不足、工作不適應、掛念寶寶等因素導致泌乳下降, 需要儘快調整心態, 適應環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