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在家孩子哭得越凶怎麼辦?

為什麼媽媽在家, 寶寶反而越哭得凶, 變得越會撒嬌呢?媽媽在家和不在家的時候, 寶寶的反差特別大, 有時候媽媽不在家, 寶寶反而好好的, 這是為啥呢?

孩子反差大的情況, 相信很多媽媽都親身體會過。

平時上班不在家, 跟著爺爺奶奶姥姥, 可乖巧了, 只要媽媽下班回家, 孩子就180度轉變了。

吃飯一定要坐在媽媽的腿上, 不肯自己吃!

小事情不順他們的心, 就開始一哭、二鬧、三倒地、四蹬腿!

玩遊戲、放電視, 指定媽媽專人服務, 其他人不得靠近!

閨蜜的媽媽跟她說:“孩子跟我一天了沒見哭鬧, 怎麼你一回來,

Advertisiment
孩子就成這樣了?”

有一次, 孩子哭得兇悍, 姥姥心疼, 竟然對閨蜜說:“你下班後晚點兒回來, 等孩子睡了之後再回家……”

what?我才是孩子的親媽啊!

媽媽在家, 為什麼孩子反而表現不好呢, 難道是媽媽陪伴中哪裡出了錯?

《美國育兒百科》裡面是這樣解釋:當媽媽不在的時候, 你的保姆或者家人告訴你他們表現得像個天使時, 其實是因為, 他對其他人的信任不足, 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但在你的面前, 孩子會很想嘗試各種事情, 哪怕是耍無賴耍混, 甚至是危險或者很困難的事情, 因為他知道, 哭得淒慘, 你會憐惜;遇到麻煩你會幫他解決。

閨蜜說, 她女兒最嚴重的一次, 是當著她的面發脾氣, 故意把姥姥剛煮好的麵條打翻了, 理由是想吃巧克力。

Advertisiment

閨蜜說當時都氣炸了, 認為這樣的舉動不可理喻, 不管教簡直沒臉再為人母。

她火氣沖天的拉著孩子一頓發飆, 並沒有用, 最後巧克力還是給了。

都說, 愛是沒理由的, 用在親子關係上也適用啊。

閨蜜後來告訴我們, 那天是因為, 姥姥怕女兒吃多了巧克力對身體不好, 於是把巧克力藏起來了, 雖然女兒當時沒跟姥姥鬧情緒, 可都藏在心裡呢。

傍晚見著媽媽回來了, 心就松了, 所以想著法子讓媽媽插手妥協給巧克力。

說白了, 閨蜜女兒打翻麵條, 實際是希望媽媽插手幫忙向姥姥拿出巧克力, 在她認為, 媽媽能解決她所有的難題, 不管是無理的還是有理的, 因為, 她知道媽媽永遠是最愛她的。

和媽媽分離一整天, 當你回家後,

Advertisiment
不同性格的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也不一樣。

有的孩子會平靜地坐在那裡, 好像媽媽回來了跟自己沒有關係, 這類慢熱型孩子, 一般不善於直接表達自己, 家裡有這類的孩子, 媽媽應該推開家門後, 重新與孩子建立連接, 比如, 走過去拉拉孩子的小手, 或者假裝呼叫孩子, 土豆土豆, 我是番薯, 聽到請回答…

有些媽媽不懂觀察孩子的情緒, 推門後會直接抱著孩子舉起來, 又親又抱, 慢熱型的孩子會有些抵觸, 甚至會推開大人的懷抱。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 分開一天后回去, 孩子跟自己不親近了的原因。

有的孩子, 則比較主動, 看見媽媽回來了, 會扒拉著不放, 還會嘴裡念叨著白天發生的事情, 迫不及待地告訴媽媽。

這類孩子看似活潑大方,

Advertisiment
其實是最難搞定的。

他可能, 剛剛還跟你嬉皮笑臉, 下一秒就會賴著讓你餵飯, 喂水, 哭鬧。

其實, 無論哪一種孩子, 他們都是把媽媽當做情緒的回收站, 憋了一整天的情緒, 終於可以釋放了。

努力回想下自己小時候, 不難發現, 在我們幼小的時候, 在外面, 無論多大的委屈、困難都能忍住, 但只要看到媽媽, 所有的情緒會洶湧而出。

有時, 我們忙碌了一整天, 回家想放鬆一下時, 真的一點也不想看到孩子們這幅“嘴臉”, 我們多希望, 迎接自己的只有笑臉和撒歡啊。

但這確實只有媽媽才能看到的模樣, 是孩子內心真實情感的釋放——孩子覺得, 只要在媽媽身邊, 即使表達自己最深層、最原始的情緒, 也是安全的。 因為媽媽永遠都會原諒自己、愛自己。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