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在母乳餵養中經常遇到的錯誤

(http://www.mama.cn/yuer/)育兒專家認為, 許多媽媽放棄母乳餵養是因為存在以下一些顧慮:“母乳餵養影響體形”“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或“媽媽生病就得斷奶”。 這些顧慮真的有道理嗎?

1.母乳餵養導致乳☆禁☆房下垂。

乳☆禁☆房形態改變不是因為哺乳造成的, 而是懷孕本身改變的。

懷孕後, 在激素變化的影響下, 准媽媽的乳腺就開始發育。 分娩後, 胸部進一步增大。 其實, 無論是否進行母乳餵養, 只要經歷了懷孕和分娩的過程, 身體就必然會發生一些變化, 胸部尤其如此。

2.母乳餵養影響產後瘦身。

哺乳期做到均衡膳食就好, 不必為了乳汁中營養更豐富而刻意多吃多補。

Advertisiment

許多哺乳期的媽媽都認為, 只有自己多吃多補才能保證乳汁中含有更豐富的營養, 也能增加產奶量。 其實, 媽媽只需要做到均衡膳食就好, 盲目多吃, 尤其是喝過於油膩的湯, 不但導致媽媽自身脂肪堆積, 還會使乳計中的脂肪含量過高, 導致寶寶出現腹瀉等症狀。

3.因為母乳沒有營養了, 所以才需要添加輔食。

加輔食不是因為母乳沒有營養了, 而是寶寶的咀嚼和吞咽技能需要通過添加輔食鍛煉和培養。

6個月以後, 隨著寶寶的不斷成長, 對營養的需求量也會逐漸加大。 即使媽媽母乳中的營養並沒有改變, 在量上也會逐漸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 不足部分就需要利用輔食來補足。

Advertisiment
更重要的是, 寶寶需要在從泥糊狀食物向固體食物過渡的過程中, 逐漸學會“吃”這項技能。

4.寶寶6個月後逐漸變瘦了, 一定是因為母乳沒有營養了。

隨著寶寶活動量加大, “嬰兒肥”的狀況就會有所改變了。

許多小寶寶在6個月以前睡眠時間較多, 運動相對較少, 容易出現“嬰兒肥”的現象。 隨著寶寶大動作發育, 開始逐漸學會坐、站立和行走, 運動量逐漸加大, 很多寶寶就會慢慢變得不像小時候那麼胖嘟嘟的了。 只要寶寶身高體重標準在該月齡正常範圍內, 媽媽就不必過於擔心。

5.寶寶6個月後變得很愛生病, 身體弱了, 一定是母乳中營養不夠了。

母乳是不斷更新的防禦系統, 在斷奶後對寶寶的保護作用仍會繼續。

初乳含有豐富的白血球和抵抗感染的蛋白質,

Advertisiment
能在新生兒免疫系統最脆弱的階段, 給寶寶提供保護, 被稱作“寶寶的第一劑預防針”。 6個月以後, 隨著初乳的保護作用減弱, 加之寶寶戶外活動範圍加大, 感染幾率增高, 就會顯得愛生病了。 事實上, 即使在6個月以後, 每當有新的病菌進入媽媽體內, 媽媽的身體也依然會產生抗體並經由母乳將抗體輸入寶寶體內。 母乳對寶寶來說是不斷更新的防禦系統, 甚至在斷奶後對寶寶的保護作用仍會繼續。

6.媽媽生病了, 母乳中就會含有細菌, 吃藥也會對寶寶有不好的影響。

多數病毒和細菌是不會通過母乳傳播的, 對哺乳期的媽媽, 醫生也會儘量選擇對寶寶沒有影響的藥物和治療方法。

如果媽媽只是普通的感冒,

Advertisiment
確實沒有必要因此而提前斷奶。 事實上, 母乳不但不會傳播導致媽媽感冒的病毒和細菌, 還能輸送給寶寶媽媽體內產生的對抗病毒細菌的抗體, 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媽媽只需要做好哺乳前的清潔工作, 洗淨雙手, 戴上口罩, 除哺乳外儘量減少和寶寶的接觸, 就能有效避免傳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