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在生產過後 要注意頭暈四個原因

歐陽女士懷孕六個月, 平時偶有頭暈、兩眼發黑等症狀。 不久前的一天, 她在下班途中遇到朋友, 於是和朋友聊了起來。 聊著聊著, 忽然她感到眼前一陣發黑, 隨即倒在地上。 朋友急忙把她送往附近醫院搶救。 醫生給予靜脈注射葡萄糖後, 歐陽女士漸漸恢復正常。 臨走前, 她詢問醫生自己懷孕後為什麼經常會頭暈?

產後頭暈的四個原因

懷孕後發生頭暈、眼花是孕婦常見的症狀之一。 輕者可頭暈眼花、步履不穩;重者可於突然站立或行走時出現眼前發黑、視物不清甚至暈厥。 而導致孕期頭暈的常見原因有低血糖、低血壓、仰臥綜合征和生理性貧血等。

Advertisiment

低血糖:由於懷孕後新陳代謝加快, 胰島血流量比非孕時增多, 故胰島生理功能非常旺盛, 孕婦血中胰島素水準偏高, 以致孕婦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偏低, 從而出現頭暈、心悸、乏力、手顫和出冷汗等症狀。 此外, 由於孕婦懷孕初期血中孕酮增多, 導致出現妊娠反應性嘔吐, 加上這時一般吃得比較少, 而身體消耗大, 故也可加重頭暈等低血糖症狀。

對策:注意三餐的營養, 尤其是早餐, 可多吃些牛奶、雞蛋、肉粥、蛋糕等高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必要時可吃第四餐。 此外, 還可隨身攜帶些餅乾、糖塊、糖水和水果等方便食品, 以便一旦出現上述低血糖症狀時立即進食, 使頭暈等低血糖症狀得以及時緩解。

Advertisiment

低血壓:這是由於妊娠早、中期間胎盤形成, 分流了一部分血液, 導致孕婦血容量略有所下降;與非孕期相比, 一般可下降5-15毫米汞柱。 由於血壓下降, 可導致大腦供血不足, 從而出現頭暈、眼花和眼前發黑等症狀, 以及由於肢體供血不足, 出現怕冷、全身疲憊和四肢無力等症狀。 此時機體可通過增快心率、增加心搏出量來改善大腦和肢體缺血、缺氧, 但孕婦也因此而感到心悸、氣促和胸悶等。 這種情況一般可於懷孕2個月左右出現, 6-7個月時恢復正常。

產後頭暈的四個原因

對策:姿勢動作(從躺位、蹲位和坐位轉為站立位的過程)要緩慢, 以免造成大腦突然供血不足;頭暈發生時多喝開水, 以增加血容量;鍛煉時應避免出汗,

Advertisiment
沖涼時應避免水溫過高, 以防血管擴張血壓下降;不要騎自行車, 以免頭暈眼花導致意外發生;頭暈發作時應立即坐下或側臥休息, 必要時到醫院請醫生給予對症處理。

仰臥綜合征:妊娠晚期由於子宮增大, 可使膈肌上升, 壓迫心臟使心臟向左上移位。 與此同時, 增大的子宮又可壓迫下腔靜脈而使靜脈回流受阻, 回心血量減少, 心搏出量也隨之減少, 故可導致腦缺血、缺氧而出現頭暈、眼花等症狀―――這在仰臥位或半臥位時則更為明顯, 而側臥位或站立位時則症狀減輕。 如果長時間仰臥位或半臥位, 還可導致下肢靜脈曲張、踝部水腫和痔瘡形成等。

對策:應儘量採取平坐位:如長時間平坐位累了則可改為側臥位,

Advertisiment
或在室內或附近戶外散步。 總之, 要儘量避免仰臥位和半臥位。 一旦仰臥綜合徵發生, 應立即側臥, 或側臥後緩緩平坐, 以減輕子宮壓迫心臟和下腔靜脈, 恢復大腦血液供應。

生理性貧血:妊娠6周起血容量開始增多, 到36-34周達高峰, 由於血漿的增加多於紅細胞的增加, 故血液相對稀釋, 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相對下降而導致生理性貧血。 此外, 孕期紅細胞生成、胎兒生長發育、孕婦各組織器官變化以及新陳代謝需要較多的鐵等, 也是導致出現生理性貧血的原因, 以致出現頭暈、眼花和無力等症狀。

對策:應多進食富含鐵質的食物, 如動物血、動物肝臟、豬瘦肉、雞蛋黃、鵝肉、菠菜、菜花、莧菜、海帶、黑木耳和花生等;平時煮菜應少用鋁鍋,

Advertisiment
多用傳統的鐵鍋, 以便使鐵離子溶解於菜肴中隨菜食入;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鐵劑。

除此之外, 孕期發生頭暈的原因還有很多, 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精神疲倦和心理因素等。 希望各位孕婦能注意自身生理、心理變化, 加強自我護理。 如經上述處理不見效, 應立即前往醫院請醫生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