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流血怎麼辦?
寶寶經常會因為擦傷、碰傷、刮傷而出現流血現象, 新媽媽如何做才是正確的急救措施呢?
寶寶不管如何的看護都無法避免受到一些意外, 而這些意外傷害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寶寶流血。 這時候媽媽們不要過於驚慌無措, 穩定自己的情緒, 給寶寶提供正確的急救措施才是當務之急。
寶寶在跑動、玩耍時很容易摔倒, 碰傷鼻子而引起流血;複雜、多變的天氣狀況也是引起寶寶流鼻血的重要原因。 乾燥的空氣很容易造成寶寶鼻腔內水分缺乏, 引起寶寶流鼻血。
止血的六種方法:
Advertisiment
1 指壓止血。 當小傷口少量出血時, 可在傷口墊上消毒紗布, 用手指或手掌壓迫出血點上部的血管, 即可止血。
2 竹膜止血。 竹子內層薄膜, 被譽為止血“仙丹”, 將它貼在輕度外傷處, 可立即止血。
3 冰塊止血。 皮膚表面或皮下出血, 用冰塊敷於出血處, 可使血管收縮, 減少出血, 並促使凝血。
4 冷水沖洗止血。 若軟組織扭傷、挫傷後, 立即用冷水沖洗, 可加速止血。
5 頭髮灰止血。 將頭髮燃燒後研成細末, 塗在傷口處, 即可止血。
6 止血帶止血。 上下肢出血時, 可用橡皮帶、手帕布條等在出血點的上部紮緊, 壓迫血管, 即可止血。 每隔15分鐘應放鬆1次。
緊急消毒包紮
1.馬上用乾淨的紗布按住傷口, 盡可能抬高患處, 以期迅速止血;
2.止血後, 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傷口,
Advertisiment
3.用浸有生理鹽水的小紗布覆蓋傷口, 然後用大紗布包紮。
急救禁忌
不要直接用嘴去止血, 這樣很容易導致細菌感染;不要用手去擠壓傷口, 企圖止血, 這樣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儘量不要長時間用創口貼止血, 容易粘皮。
如果小孩不慎跌傷、摔傷或因飛來橫禍發生出血時, 您不要緊張, 而應仔細分析, 冷靜地加以處理。
如果出血量不多, 一般總是靜脈或是小動脈出血, 您可用數層無菌紗布或清潔的布條覆蓋傷口, 再用繃帶加壓包紮即可。
但如果出血量大, 血流如注, 多半說明是動脈損傷出血, 有效的急救辦法是採用指壓止血法, 即根據動脈損傷的部位,
Advertisiment
具體選擇指壓的部位應根據動脈損傷的不同部位而定。 例如手指出血, 可壓迫手指根部兩側的指動脈;如小腿出血, 可壓迫患側腹股溝的股動脈;如頭面部出血, 可在耳屏前壓迫顳淺動脈等。
我們知道:
動脈受損的出血危害是極大的, 家長在緊急止血的同時, 應立即送醫院作進一步的處理。
急救物品如:
消毒紗墊、繃帶和三角巾、醫用膠布、創可貼、消毒棉球或棉簽、抗生素軟膏、剪子和鑷子、活力典和75%酒精.